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自2023年初以來,中國外賣巨頭美團的市值損失了驚人的820億美元,原因是對競爭加劇的擔憂,以及管理層對其主要外賣業務放緩的警告,嚇壞了投資者。
根據倫敦證券交易所的數據,這家科技巨頭的市值從2023年初的1.08萬億港元(1382億美元)下跌近60%,至4410.6億港元(564億美元)。
倫敦證交所的數據顯示,美團股價已從2021年2月18日創下的460港元(約合58.91美元)的曆史高點跌至1月9日的70.55港元,跌幅近85%。
根據研究公司ChinaIRN 2022年的數據,該公司仍然在中國的外賣行業占據主導地位,在中國大陸擁有近70%的市場份額。
但競爭一直在加劇,尤其是來自阿里巴巴旗下餓了麼的競爭,後者是另一家著名的外賣公司。
“根據我的經驗,餓了麼比美團更激進,提供(折扣)優惠券的方式也更多,”中國外賣用戶、The Blueshirt Group董事Feifei Shen在接受CNBC采訪時表示。
“通常,我覺得我可以在餓了麼上得到更便宜的價格,”Shen說,“只有當我沒有優惠券的時候,我才會想到美團。”
這家科技巨頭說,在截至9月30日的季度中,阿里巴巴的本地服務部門(包括食品配送)的收入增長16%,這主要得益於餓了麼和移動業務高德地圖的強勁增長。
據中國媒體12月19日報道,字節跳動旗下的短視頻應用抖音正在與阿里巴巴就收購餓了麼的外賣業務進行談判,此舉導致美團股價下跌。
總部位於香港的Blue Lotus Research Institute表示,美團股價下跌是因為有報道稱字節跳動可能收購餓了麼。
餓了麼和抖音於2022年8月聯手,讓這家外賣公司的商家能夠接觸到短視頻應用的用戶。
字節跳動去年2月告訴CNBC,它正在通過抖音在中國測試一種外賣服務,據報道,該公司否認正在與阿里巴巴就收購餓了麼進行談判。
美團股價受到打擊的原因還包括,此前該公司警告稱,其外賣業務在2023年第四季度將放緩,盡管上一季度報告了積極的業績。
首席財務官Shao Hui Chen在公司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包括宏觀環境和溫暖的天氣在內的幾個因素正在影響外賣量。
他說:“在財務前景方面,我們認為第四季度外賣收入的同比增長將略低於第三季度的增長率。”
在這一預警之後,倫敦證券交易所的數據顯示,美團在香港上市的股票暴跌12%,跌至2020年3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分析師維持“買入評級”
盡管宏觀經濟存在不確定性,但分析師仍對美團的前景持樂觀態度。FactSet的數據顯示,這些公司的平均評級為“買入”,目標價為149.34港元。
惠譽評級12月18日將美團評級展望從穩定調整至積極。
惠譽在一份報告中說:“美團2023年9月強勁的現金流,這超出惠譽的預測,預計會持續下去,因為其盈利能力有所改善,這是由於新業務部門的虧損收窄,以及在核心領域的強大市場地位。”
惠譽說:“然而,對盈利能力的影響仍存在不確定性……來自抖音的競爭,這可能導致未來6-12個月的運營現金流波動。”
但專家對字節跳動可能收購餓了麼持悲觀態度。
“進入國內外賣市場是一項艱巨的挑戰,對字節跳動來說收益甚微,”Blue Lotus Research Institute在12月19日的一份報告中重申對美團的“買入”評級,目標價為118港元。
“外賣是一項非常注重運營的業務,需要很高的運營效率和(至關重要的)領導層的關注,”科技研究公司Momentum Works去年12月說,“收購並運營一個大型外賣平台可能不是抖音的最佳解決方案。”
複雜的外賣領域使得其他參與者很難對美團構成強大的挑戰,這就是分析師繼續看好這家市場領導者的原因。
科技研究公司Momentum Works的Jerry Chao說:“事實上,餓了麼在市場份額上遠遠落後於美團,這可能說明了問題——當你不是集團的核心時,你的經理就沒有美團那樣的投入,對美團來說,送餐的成功是生死攸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