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遲到的數據:外資連續第二年逃離!數據為何長時間、無解釋拖延?
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股市>正文

中國央行遲到的數據:外資連續第二年逃離!數據為何長時間、無解釋拖延?

文 / Becky 來源:FX168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在2023年,外國投資者持有的中國股票數量連續第二年下降,原因是市場暴跌降低了所持股票的價值,投資者紛紛前往其他地方尋求更高的回報。

中國人民銀行周三(2月2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境外實體持有人民幣2.8萬億元(合3900億美元)的中國境內股票。這比12個月前下降了13%,比2021年底的峰值下降了近30%。數據顯示,去年海外實體持有的債券價值增長近8%。

周三的數據突顯其他數據的結果,這些數據也顯示,全球基金在2023年將從中國在岸股票中撤資,因為它們在印度和日本等其他市場尋求替代選擇。彭博匯編的數據顯示,無情的拋售持續到新一年,1月份外國投資者通過與香港的交易聯系淨拋售人民幣145億元(合20億美元)的股票。

2023年下半年的數據在經過長時間且無法解釋的拖延後才公布。在最新數據發布之前,包括股票在內的海外人民幣資產的分類是在去年8月份提供的,當時中國央行給出截至2023年第二季度的數據。近年來,第三季度數據通常在10月或11月公布,最後三個月的數據通常在次年1月或2月公布。

中國央行的數據沒有對延期做出任何解釋。彭博新聞社早些時候就缺失的統計數據詢問央行。

在中國,缺乏數據透明度是一個問題,一些統計數據的發布已經停止,而且沒有任何解釋——尤其是在這些信息對經濟或市場不利的情況下。這種不透明有時會妨礙投資者評估中國經濟健康狀況的能力,因為他們越來越擔心北京方面對國家安全的高度重視。

還有其他一些罕見的案例,丟失的數據在長時間丟失後被恢複。中國國家統計局上月恢複發布青年失業率數據,此前政策制定者花了數月時間調整其統計方法。去年夏天,中國青年失業率創下曆史新高。

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表示,中國政府收緊對其認為敏感的企業和經濟數據的控制,這加大了企業、政府和研究人員了解中國在關鍵領域未來發展的挑戰。

這家德國智庫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表示,2022年,國務院(中國內閣)只有68%的文件公開發布,低於2015年的88%。

中國央行還暫停了對銀行儲戶信心調查的發布,上一次發布是在去年6月份。對企業和銀行的調查也停止了。儲戶調查顯示,由於對未來就業和收入的信心仍低於新冠疫情前的水平,計劃增加儲蓄的居民人數有所增加。

中國央行沒有回應此前就發布儲戶調查報告置評的請求。

去年9月,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由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所有)停止發布有關新增股票投資者和股市交易的數據。此前,中國最高領導人呼籲重振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但未能阻止股市下滑。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