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2月23日,高盛維持對中國A股和港股的超配立場,認為人工智能驅動的增長和流動性支持是關鍵催化因素。
高盛分析師預計,港股將進一步受益於人工智能的進展,而A股則有追趕的空間,可能縮小兩者之間的表現差距。隨着全球資金增加對中國的配置,港股可能繼續是投資者的首選,盡管A股在短期內可能會看到更強的動能。
高盛預計A股在未來三個月將跑贏港股。三個月前,A股相較於港股的溢價為34%,如今已縮小至14%。如果回到過去一年的平均水平,A股可能有大約10%的上漲空間。
高盛的A-H市場輪動模型表明,未來三個月內市場領導權可能會發生輪動,預計A股將有2%的超額回報。過去三個月A股與H股的回報差距擴大至15%,達到曆史範圍的99%分位數,這是自2018年以來第二大回報差距——僅次於2022年11月至2023年2月期間MSCI中國指數超過CSI300指數的30%的超額回報。
高盛表示,曆史上,A股與H股的3個月相對回報通常在±10%範圍內波動,當相對回報超出這一範圍時,有很高的概率發生反轉。經驗表明,當A股與H股的回報差距超過15%時,市場領導地位有95%的概率發生逆轉。
高盛還認為,支持性的國內政策也將利好A股表現。即將召開的“兩會”將重申擴張性財政政策立場,並提供更多實施細節,這可能推動A股回報超過H股,因為A股對政策聲明的敏感性更高,且行業分布更廣泛。在資金流動方面,隨着全球基金進一步增加在中國的配置,H股可能會繼續受到青睞,而如果國內零售投資者更多地參與,A股可能會得到支持。
全國兩會分別將於2025年3月4日和3月5日在北京召開。根據以往曆年,兩會前後A股和港股均有不錯表現,上證綜合指數在兩會前一後一個月平均升2.8%及4.6%;恒生國企指數則分別升1.6%及5%;涉及兩會政策預期板塊或行業通常更為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