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金融重磅消息!金融時報:中國限制本土企業赴美上市
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股市>正文

中美金融重磅消息!金融時報:中國限制本土企業赴美上市

文 / Becky 來源:FX168

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中國證券監管機構對小型公司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上市進行限制,此前許多小公司已成為價格操縱的工具,導致美國投資者遭受巨大損失。

過去一年,中國批準的美國首次公開募股(IPO)申請數量明顯減少,從2024年上半年的22個減少到6月後的11個。接近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CSRC)的四人表示,該機構今年將對具有小市值和基本面疲弱的中國公司在美國的IPO實施“更嚴格的控制”,因為這些公司容易受到市場操縱。

CSRC擔心這些在美國上市的小型公司是否真正需要通過上市來籌集資金。“不僅是中國監管機構,其他市場參與者也對這些公司為什麼需要在海外上市提出質疑,”一位熟悉CSRC最新想法的人士表示。

監管機構沒有對此做出回應。

自2021年以來,中國加強對境外資本募集的監管,引入了新的跨境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規則,這也使得申請境外上市的公司面臨更複雜的申請流程。

去年,創紀錄數量的中國公司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同時伴隨着日益增加的價格操縱指控,以及美國監管機構對投資這些公司的警告。

分析師表示,這次打擊是北京在與美國的緊張關系加劇之際,減少與美國金融聯系的最新努力,並凸顯對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國股票過度投機的擔憂。

“中國不希望更多地參與美國資本市場,”哈佛肯尼迪政府學院商業與政府研究中心的研究員Andrew Collier表示,“在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國內外直接投資減少之際,中國也不希望因股票價格的高波動而在國際上損害其形象。”

最新的監管收緊是在中國公司在美國上市激增的背景下發生的,目前北京加強了對國內上市的控制。公開記錄顯示,過去一年有61家中國公司在美國上市,較2023年的37家有所增加。在同一時期,中國本土交易所的IPO數量減少三分之二以上。

赴美國上市的中國股票熱潮發生在許多公司,尤其是小型公司,它們近年來報告了極端的價格波動,引發對市場操縱的擔憂。

2022年,一家名為Magic Empire Global的小型香港券商的股票在首次公開募股(IPO)後的第一周內飆升至發行價的60倍,然後在短短一周內損失95%的價值。Magic Empire沒有對此做出回應。

此後,納斯達克暫停幾家小型中國公司的上市,並警告投資者注意“拉高出貨”(pump-and-dump)風險。

根據曾經的投資研究公司Hindenburg Research在今年1月發布的一項研究,自2022年以來,128家中國公司在紐約IPO後不久報告了無法用公司基本面解釋的異常價格活動。

美國監管機構,包括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近年來多次發出關於涉及在紐約上市的小型中國公司的“拉高出貨”計劃的警告。

在上個月的一份報告中,美國金融業監管局表示,這種詐騙不僅發生在IPO期間,也可能在IPO後數周或數月內發生。

“許多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太小,無法被機構投資者納入投資組合,”TH Capital的首席執行官Tian Hou表示,他的公司在紐約投資於中國股票,“這使得這些股票容易被操縱,因為推動價格上下波動並不需要花費很多錢。”

中國的證券監管機構意識到這個問題,並通過提高本地公司在美國上市的門檻來解決它。中國證監會正在花費至少兩倍於一年前的時間,審查中國企業提出的赴美上市申請,其中以計劃融資1000萬美元的企業為首。

CSRC加強審查包括對IPO申請者提出更多問題,例如股票期權計劃是否可能導致內部交易,以及如何保護用戶數據。

IPO律師和銀行家表示,客戶可能需要花費長達一年時間才能獲得CSRC的批準,而去年只需不到兩個月。

“CSRC對中國公司的美國IPO申請做出很多評論,甚至在美國證交會看來沒有問題的地方也會提出問題,”在Carter Ledyard & Milburn擔任合夥人的、專門處理中國公司美國上市業務的Pang Zhang-Whitaker表示。

與此同時,中國當局正在推動更多的大型內地上市公司今年在香港進行二次上市。這種轉變可能會導致香港上市規模達到20億美元,世界上最大的電池制造商CATL將帶頭,標誌着香港今年可能會出現募資活動的顯著回升。

今年的監管收緊有望繼續下去。“從中國整體利益來看,在美國籌集資金的好處不夠大,風險卻更大,”哈佛肯尼迪政府學院的Collier表示。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