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今年2月,外國對中國在岸市場的投資創下曆史新高,DeepSeek的技術突破以及對美國“例外主義”的質疑,幫助抵消了對中國本地資產的貿易相關擔憂。
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周一(3月17日)發布的數據,2月份流入中國證券市場的資金達到創紀錄的2281億美元。扣除流出的資金後,淨流入首次自去年9月以來轉為正值。
由於國內技術創新和國家主席習近平推動經濟擴張,MSCI中國指數在2025年迄今已上漲23%,而標普500指數下跌3.5%。中國債券收益率也從曆史低點反彈,市場對中國經濟的悲觀押注暫時退居其次。
“外國投資者對中國資產的情緒已經顯著改善,”法國巴黎銀行大中華區外匯與利率策略主管Ju Wang在香港表示,“他們增加持有中國股票和債券的趨勢可能會持續。”
中國經濟已經展現出抵禦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關稅衝擊的韌性,為投資中國提供了支撐。周一公布的數據表明,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消費、投資和工業生產在年初均超出市場預期。
根據周一晚間發布的中債數據,離岸機構對中國國債的持有量在2月份終止此前連續五個月的下降。此外,上海清算所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底,這些機構持有的銀行可轉讓存單(NCD)規模創下曆史新高。
摩根士丹利3月5日發布的報告指出,2月份外國基金向中國股市淨投資38億美元,此前自去年11月以來一直呈現資金外流。
“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仍可能導致市場短期波動,”Global X ETFs投資策略師Billy Leung表示,“但DeepSeek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