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周一(3月31日)香港上市的科技股跌入回調區間,投資者獲利了結,同時,貿易戰的不確定性以及美國限制中國獲取高端技術的舉措也影響了市場情緒。
追蹤香港上市中國大陸大型科技公司的恒生科技指數自3月18日高點以來已下跌11%,周一下跌幅度超過2%。
自去年9月北京推出更強有力的刺激措施以來,中國及國際機構投資者開始回流中國股市。這股資金流推動恒生科技指數本月初觸及三年來的最高點。
今年1月,人工智能初創公司DeepSeek發布R1模型,挑戰由美國主導的AI生態系統,聲稱其性能優於其他成熟AI企業且成本更低。自那以後,中國科技股大幅上漲。
香港科技股,特別是阿里巴巴和騰訊,近期受到了大陸投資者創紀錄的淨買入。
Niles Investment Management的Dan Niles表示,過去三年,中國科技股出現過多次“虛假反彈”,這次可能也不例外。他補充道,如果美國的關稅比目前預期的更具懲罰性,或者中國再次對這些科技公司采取限制措施,那麼股市回調的可能性更大。
Clearnomics的首席執行官James Liu告訴CNBC,中國市場的波動性仍明顯高於美國及其他發達市場,而貿易戰加劇可能會進一步放大這種波動。
Liu說,對大多數投資者而言,投資中國科技股應被視為一種投資組合多元化的方式,尤其是在美股科技板塊可能過度集中的情況下。
Aletheia Capital的中國策略師Vincent Chan認為,目前沒有針對中國科技股的具體利空消息,因此近期的回調主要是由於獲利回吐和中國經濟複蘇相對溫和。
UBP高級股票顧問Vey-Sern Ling也表示,今年以來的強勁漲勢後,市場回調屬於正常現象,但投資者對中國科技行業的信心仍然積極。
創新正在回歸,而政府也顯然給予支持。Vey-Sern Ling補充說,考慮到盈利季的強勁表現以及中國科技股相較全球同行仍處於低估值,它們依然有上漲空間。
FactSet數據顯示,MSCI中國指數當前的預期市盈率(未來一年)為12.58倍,而標普500指數的預期市盈率為20.2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