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警告:不要押注中國經濟 解讀11月經濟數據背後的秘密
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要聞>正文

華爾街日報警告:不要押注中國經濟 解讀11月經濟數據背後的秘密

文 / Heidi 來源:FX168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華爾街日報》發表題為《不要買中國11月的複蘇 強勁的工業和零售銷售增長數據具有欺騙性》(Don’t Buy China’s November Recovery Strong headline numbers for industrial and retail sales growth are deceptive)的文章,並認為中國當前的經濟數據撲朔迷離。他們認為,這意味着上周五發布的11月份超出預期的增長數據應該持懷疑態度。

《華爾街日報》認為,中國房價進一步下跌,通貨緊縮加深,以及銀行未償貸款餘額同比增長速度自2002年以來最慢。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亮眼的數據。工廠生產,尤其是手機和汽車等產品的增長,可能部分反映了穩定的出口需求。根據美國會議委員會的數據,11月份美國消費者信心自7月以來首次上升。而據資本經濟學稱,中國上個月的出口量創下了新高。

《華爾街日報》表示,工業和零售銷售增長的頭條數據,分別飆升至6.6%和10.1%,在與去年11月相比時受到嚴重扭曲,當時中國的新冠疫情變得更加嚴重。根據按月、季節調整後的數據,零售銷售實際上在上個月微幅下降,這是自7月以來的首次。

《華爾街日報》認為,中國其他的國內消費者數據仍然令人擔憂。最值得注意的是,消費者物價通脹在10月和11月再次以年同比為負數。排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波動,情況好轉一些。但服務業的通貨膨脹,今年早些時候還是一個亮點,現在明顯呈下降趨勢。即使在健康和教育等領域,燃料成本下降影響較小的情況下,上個月通貨膨脹也大多保持穩定或下降。

《華爾街日報》指出,11月份房價再次下降,銷售仍然疲軟。即使在大型開發商問題頻出的情況下,使家庭重新進入房地產市場的努力迄今為止大多未能奏效。只要這一情況持續存在,與房地產相關的招聘將成為壓制就業市場的結構性負擔。房地產行業的狀況也直接影響整體消費信心、借貸和支出,因為房地產是大多數家庭最重要的資產。自夏季以來這些方面出現的非常脆弱的穩定跡象,如果房價再次加速下跌或更多大型開發商出問題,中國經濟就很容易會被破壞。

《華爾街日報》認為,中國最近表示將更多財政支持投入到“城中村改造”和經濟適用房中,這根據實施方式的不同,可能會支撐房地產開發商不穩定的財務狀況。美元走軟也可能為中國提供更多貨幣寬松的空間。最近市場利率一直較高,部分原因是擔心資本外流。

《華爾街日報》表示,中國經濟在年底仍然處於搖擺不定的狀態。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