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近幾天來,中國各地的旅行人數有所增加,數百萬人乘坐火車和飛機,並冒着交通擁堵的風險走在“春運”的道路上。
人們歸鄉的腳步愈加匆忙。今年春運是疫情防控平穩轉段之後的常態化春運,也是春節放假時間最長的一個春運。交通運輸部預計,今年春運期間全國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將達到90億人次,創下曆史新高。
近幾天,隨着上個月末開始的為期數周的“春運”高峰期全面展開,火車站、機場和高速公路上擠滿了旅客,他們提着行李箱、食品和給家人的禮物。
很多人離開中國繁華的大城市,穿越小城市、鄉鎮和農村地區回到家鄉,與家人和朋友一起慶祝為期八天的公共假期,許多人還會和家人旅遊,延長假期。
今年是中國十二生肖的龍年,對許多人來說,這標誌着自新冠疫情大流行開始以來,旅行首次在新年假期恢複正常。
自2020年以來,中國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限制了全國各地的人員流動。去年的假期是在這些措施取消幾周後開始的,結果恰逢一波感染浪潮,使旅行變得艱難。
今年,盡管本周早些時候中國東部和中部部分地區遭遇暴風雪和凍雨,導致航班和火車時刻表癱瘓,駕車者在大雪覆蓋的高速公路上滯留數小時,但並沒有阻礙很多人回家看望親人的決心。
盡管本周早些時候,福建南部發生了暴風雨。一位姓羅的北京工人在等待登上11小時開往家鄉的火車時告訴CNN記者:“春節對中國人來說是一個重要的節日……人們更渴望回家看望家人、與家人團聚。”
預計今年的旅遊業將大幅增長。有關部門上月預測,在1月26日開始的為期40天的春運期間,中國14億人口的出行人次將達到創紀錄的90億人次。90億人次,相當於平均每人流動6.4次。曆經三年疫情,人們深切體會到自由流動的可貴。從去年的47億人次到今年的90億人次,人流物流加速回暖,對經濟社會發展無疑是一大利好。
本周公布的初步數據顯示,經濟繁榮正如火如荼地進行。
官方數據顯示,農曆除夕夜前三天,旅客乘坐飛機出行220萬人次,乘坐鐵路出行1290 萬人次。
交通部門表示,與 2019 年同期相比,航班出行量增長了 17%,火車出行量增長了 23%。當天的總出行量超過 2.32 億人次,後續兩天的數據也類似。
當地數據也顯示出增長。據上海官方媒體《澎湃新聞》報道,當地周五,上海主要火車站預計將處理約47.5萬名乘客,比2019年增加61%以上。
該媒體還援引一份民航出版物的話說,春運第一周的國內航班數量比2019年同期增長了約15%。
匯豐(HSBC)經濟學家的一份報告中表示,強勁的旅遊可能會帶來“假期期間更強勁的消費需求”。
但是,在慶祝這個節日的同時,經濟未來的不確定性也在增加。過去一年,房地產市場危機、股市崩盤、出口疲軟和青年失業率高企,使經濟受到了衝擊。
股市的動蕩給假期前幾周蒙上了陰影。兩大股指錄得多年來最嚴重跌幅,為可怕的 2023 年畫上句號,中國股市成為全球表現最差的股市。
股市的動蕩給春節前的幾周蒙上了一層陰影。兩大股指均以錄得多年來最大跌幅給農曆2023年畫上句號,中國股市成為全球表現最差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