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路透社報道,全球投資者為什麼對韓國的估值一直低於其他市場?原因是多樣的,包括它與朝鮮的緊張關系,以及韓國企業集團的內部結構。而本周的政治形勢,讓投資者有理由進一步降低估值。
戒嚴風波的加劇效應
韓國總統尹錫悅宣布在國內實施戒嚴,震驚了世界。隨後,韓國股市周二(12月3日)下跌,韓元降至兩年來的最低點。
盡管韓國議會在幾小時後就推翻了總統決定,市場趨於平穩,但對於投資者來說,這再次印證了韓國股市和韓元幾個月來一直在全球市場“吊車尾”的原因。
Grasshopper Asset Management 駐新加坡的投資組合經理 Daniel Tan 表示,“從長遠來看,戒嚴事件將加劇‘韓國折價’,即交易與韓國相關的資產、股票、外匯和債券的風險溢價上升”,“投資者可能需要更大的風險溢價來投資韓元和韓國股票。”
事實上,韓國企業一直處於戲劇化的“折價”境地,其市淨率遠低於同行。 這是指,KOSPI 200指數中的股票相對於公司持有資產的定價而言,究竟會低到什麼程度。據統計,在 KOSPI 上市的大多數公司,市淨率都低於 1,而MSCI 全球指數的市淨率為 3.5。
當前政治動蕩之際,尹錫悅內閣與反對派控制的議會因預算和各種醜聞發生衝突。截至周三(12月4日)上午,反對派議員已誓言要彈劾總統,而《朝鮮日報》報道稱,內閣計劃集體辭職。
持續“折價” 積重難返
從長期原因分析,韓國企業之所以持續“折價”,首先是朝韓之間緊張局勢帶來的風險;其次,大企業往往由家族集團主導,運作不透明,而且很少發放豐厚的股息。
韓國最大的芯片制造商三星電子 ( 005930.KS , SSNLF )的股價為未來收益的 9.2 倍,而同屬東亞的同行台灣半導體制造公司 ( TSMC ) ( TSM , 2330.TW )的股價為 18.5倍。
今年,投資者擔心韓國受中國影響太大,而中國經濟現在又面臨美國新的貿易關稅,因此韓國與中國之間的折價進一步擴大。今年韓元兌美元匯率 ( KRW=X ) 下跌 9%,韓國綜合股價指數下跌 7%,兩者均落後於其他新興市場指數。
Janus Henderson 亞洲股息收入投資組合經理 Sat Duhra 表示,“盡管市場價格便宜且表現不佳,但和通常情況不同,這並沒能吸引投資者,韓元也難以穩定下來。”
“投資者一直對所謂的‘韓國折價’心存警惕,現在,這種情緒只會強化。由於高度不確定性,我不打算增持韓國股票”, Sat Duhra說。
自8月份以來,外國資金開始撤離韓國股市,四個月內流出資金已超過140億美元。
資金湧入了韓國高收益債券。然而,如果政治混亂演變為尹錫悅被彈劾、提前選舉或韓國兩大政黨政爭加劇,投資者可能立刻對這些債券失去興趣。
盡管韓國當局周三竭力支撐韓元並安撫金融市場,但投資者仍然對韓元的下一步走勢感到擔憂。
荷蘭銀行亞太區研究主管羅布·卡內爾 (Rob Carnell) 表示,“短期內,你必須考慮到韓元很難表現得特別好:糟糕的結構性背景,國內經濟看起來很疲軟,央行可能會出台比之前預期更多的寬松政策,最重要的是,政治萎靡不振。”
“事實上,美元通常看起來比其他任何貨幣都強勢,這幾乎是一場完美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