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12月5日,路透社專欄作家加布里埃爾·魯賓撰文稱,企業大佬們知道貿易戰即將來臨,卻無法提前準備。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針對的國家、產品以及關稅稅率,幾乎每天、甚至每小時都在變化,連他在第一任期時的做法,也無法作為今天的參考。
CEO們經常抱怨的“不確定性”,如今成了他們賴以生存的供應鏈的顯著特征。關於貿易問題,特朗普經常突然改變威脅言辭,令人無所適從。比如競選期間,他宣稱對進入美國的商品征收 20% 的關稅,而對中國商品則征收 60% 的關稅。可現在,這個說法變成了對墨西哥和加拿大征收 25% 的關稅,除非這兩個國家加強邊境安全並打擊販毒,而對巴西、南非和其他金磚國家,則要征收 100% 的關稅,以此懲罰其試圖放棄美元的行為。
這種反複無常的政策宣示,經常被解讀為一種談判策略。一個明顯的例子是,特朗普在與墨西哥總統克勞迪婭·謝因鮑姆會談後,宣布已達到目的,25%的關稅似乎不了了之。這也就難怪,很多企業從這件事中嗅到了樂觀氣息,認為對貿易戰可以不必驚慌,加拿大汽車零部件制造商協會主席最近就表示,特朗普只是試圖“激起強烈反應”。
盡管如此,應急計劃仍屬必須,畢竟殷鑒不遠。迪克體育用品公司 (Dick's Sporting Goods) DKS.N首席財務官 Navdeep Gupta 上個月告訴投資者,他們從 2018-2019 年的貿易戰中吸取了教訓,減少了對中國的制造業的依賴;惠普在世界各地建廠,“以應對地緣政治環境的變化”;服裝制造商 Guess GES.N也將部分生產線遷出中國,一旦情勢惡化,它將需要尋找更多替代來源。
與之相比,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風險更難緩解。電子產品連鎖店百思買(BBY.N) 的經營者 Corie Barry警告稱,進口零部件的新稅將首先衝擊消費者;農產品經銷商表示,關稅將推高新鮮水果和蔬菜的價格。而Wolfe Research 稱,汽車制造商最是憂心忡忡,因為從加拿大和墨西哥運往美國的零部件價值約 1000 億美元,汽車數量約 400 萬輛。
眾多巨頭企業中,肥皂和蠟燭供應商Bath and Body Works BBWI.N的處境也許是較為輕松的,它已將 85% 的制造業務轉移到美國俄亥俄州的工廠群。這家市值 80 億美元的公司表示,它在關稅方面“處於相對有利的位置”。在目前這種情況下,多數企業的確應該做好最壞的打算。
美國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11月25日表示,將對美國三大貿易夥伴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征收高額關稅。
在與墨西哥總統克勞迪婭·辛鮑姆通話後,特朗普表示,他提出的 25% 進口關稅可以取消,以換取在移民問題上的合作。加拿大總理賈斯汀·特魯多於 11 月 30 日飛往佛羅里達州特朗普的俱樂部,討論貿易和移民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