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正式對進口汽車征收25%關稅,並計劃在5月3日前對汽車零部件加征額外關稅。這一政策的實施讓整個汽車行業陷入震蕩,汽車價格全面上漲已成定局。
前福特汽車首席執行官馬克·菲爾茲在接受CNN采訪時表示:“沒有任何一款車能逃過這輪關稅影響。價格上漲只是簡單的數學計算問題。”
進口汽車漲價,連本土組裝車也難幸免
特朗普政府的這一輪汽車關稅旨在刺激美國本土汽車制造業,但分析人士認為,這將導致所有汽車價格上漲,無論是進口車還是美國本土組裝的汽車。
銀行巨頭高盛預測,進口汽車的價格將因關稅上漲5,000至15,000美元。美國銀行測算,如果所有進口汽車零部件都被征收25%的關稅,那麼美國本土生產的汽車成本將增加約260億美元,即每輛車平均上漲3,285美元。即使是在美國工廠組裝的汽車,也難以擺脫漲價命運,因為大多數零部件仍然依賴進口。
消費者或難以承受價格上漲,汽車銷量恐大跌
面對激增的成本,汽車制造商面臨兩難選擇,是自己承擔部分成本,還是將價格上漲壓力轉嫁給消費者?美國銀行分析師警告,如果汽車制造商完全轉嫁25%的關稅成本,那麼美國汽車年銷量可能減少320萬輛,跌幅高達20%。即便制造商只轉嫁15%的關稅成本,銷量仍可能下降250萬輛。目前,美國汽車市場的價格已經接近曆史最高點,消費者可能無力承受進一步的價格上漲。
特朗普否認施壓車企:“我無所謂,大家會買美國車”
《華爾街日報》此前報道稱,特朗普在3月份曾與汽車制造商CEO通話,警告他們不要因關稅提高車價,否則將面臨更高關稅。然而,特朗普在接受NBC采訪時否認了這一說法。他表示:“我從未說過不讓他們漲價。我不在乎他們是否漲價,因為人們最終會選擇購買美國車。”
對此,前福特CEO菲爾茲表示,這種說法並不現實。他認為:“要求車企不漲價,本質上是一種價格管控方式。” 更重要的是,總統的態度可能對車企形成“隱性壓力”。菲爾茲補充道:“如果總統告訴你‘你自己承擔這筆費用’,那麼車企該如何量化這種潛在的政治風險?”
白宮:關稅將促進美國汽車制造業回流
白宮堅稱,這一系列關稅政策將刺激美國本土的汽車制造業,並創造大量就業機會。特朗普在宣布關稅政策時表示:“這將促使更多汽車工廠在美國落地,你們會看到從未見過的就業增長,很多人將投入汽車制造行業。”
然而,事實可能並非如此樂觀。如果關稅導致汽車銷量大幅下滑,工廠可能面臨停產,進而引發裁員潮。美國銀行分析師警告,由於供應鏈成本上升,一些美國零部件供應商可能會受到衝擊,甚至導致部分工廠關閉。克利夫蘭-克里夫斯鋼鐵公司在明尼蘇達州的工廠已經因汽車行業訂單減少而裁員數百人。
車企考慮回遷生產,但面臨巨大挑戰
菲爾茲承認,關稅確實可能促使部分汽車制造商將生產線遷回美國。美國銀行估算,車企可以通過調整生產,將約100萬輛汽車的組裝工作轉移回美國,從而減少部分關稅成本。但問題是遷廠並非一蹴而就的事情,企業需要面對以下挑戰,重新調整工廠設施需要時間,改造現有工廠可能需要數年時間,而新建工廠的成本可能高達數十億美元。車企需要穩定的政策環境,但特朗普的貿易政策經常變動,讓企業難以做長期決策。正如《凱利藍皮書》主編肖恩·塔克所言:“車企做決策時通常計算的是數十年的回報,但現在他們甚至無法預測未來10分鍾的政策變化。” 勞動力短缺問題嚴重,美國人口老齡化加劇,加上嚴格的移民政策,讓制造業面臨人才短缺的挑戰。
最大贏家可能是中國汽車制造商”
關稅可能會改變汽車市場的格局,但最大的贏家未必是美國本土車企。美國銀行指出,由於成本上升,美國車企可能會削減低利潤車型,轉向生產高端車型。然而,這將進一步削弱普通消費者的購車選擇,讓經濟型汽車市場留下空白。對此,菲爾茲指出:“西方車企可能會在貿易戰中被迫疲於應對,而中國車企如比亞迪、吉利等則可以趁機低調布局,在未來占據市場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