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五(2月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 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漲幅升至 2.1%,主要受春節效應和疫情防控優化等影響,但仍低於市場預期。
盡管 1 月份制造業活動恢複增長,中國 1 月份的生產者物價指數(PPI)較上年同期下降 0.8%,延續上月 0.7% 的跌幅,這表明國內需求的閃光仍不足以重振上遊行業。
其中,食品價格上漲2.8%,比上月擴大 2.3 個百分點,影響 CPI 上漲約 0.52 個百分點。受春節因素影響,鮮菜、鮮果價格漲幅均有擴大;生豬供給持續增加,豬肉價格下降 10.8%,降幅比上月擴大 2.1 個百分點。
非食品價格由上月下降 0.2% 轉為上漲 0.3%,影響 CPI上 漲約 0.25 個百分點。出行和文娛消費需求大幅增加,飛機票、交通工具租賃費、電影及演出票、旅遊價格均顯著上漲;國內汽柴油價格各降 2.4%、2.6%。
從同比看,食品價格上漲 6.2%,漲幅比上月擴大 1.4 個百分點,影響 CPI上漲約 1.13 個百分點。食品中,鮮果和鮮菜、雞蛋和禽肉漲幅明顯;豬肉價格漲 11.8%,漲幅比上月回落 10.4 個百分點。
非食品價格上漲 1.2%,漲幅比上月擴大 0.1 個百分點,影響 CPI 上漲約 0.98 個百分點。非食品中,服務價格上漲 1.0%,漲幅比上月擴大 0.4 個百分點;能源價格漲 3.0%,漲幅回落 2.2 個百分點。
經濟學家預計,新冠限制措施取消後,未來幾個月中國的生活成本將上升,通脹率接近政府去年設定的約 3% 的目標。不過,分析師預計通脹率仍將遠遠低於西方國家的高利率水平,並且預計不會加息。
出廠價意外下跌
國泰君安國際首席經濟學家周超在一份報告中表示,PPI 月度下降 0.4% 令人驚訝,似乎表明制造業尚未全速運轉。
出廠價的下降出乎意料,因為中國經濟活動在 1 月份恢複增長。而衡量制造業活動的官方采購經理人指數(PMI)自 9 月以來首次突破 50 點大關。
Capital Economics 高級中國經濟學家 Julian Evans-Pritchard 指出,能源和化學品價格的大幅下跌以及供應鏈中斷的減弱是出廠價下降的因素。
在 2022 年經濟增長降至近半個世紀以來的最低水平之一之後,中國高級政府官員一再表示,他們打算提振 14 億人口的消費能力。三位知情人士透露,中國計劃今年通過政策措施刺激內需,但可能不會在直接消費者補貼方面大舉支出。
另一方面,中國繼續面臨重大不利因素,包括房地產行業不景氣、對中國出口商的外部需求減弱以及接近曆史最高水平的青年失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