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盡管華爾街因2024年降息的希望而上漲,但現實世界仍在接受央行緊縮政策的全部影響。
過去兩年,各國央行努力控制通脹飆升,資金被擠出市場。這使得政府、企業和消費者的借貸成本變得更加昂貴,並將繼續抑制明年的支出。
Apollo Global Management首席經濟學家Torsten Slok表示:“最重要的是,美聯儲加息是有影響的,並將在2024年繼續。限制性不會很快消失。”
隨着利率上升波及各經濟體,彭博經濟研究預測2024年將是本世紀初以來最疲軟的非危機年份。隨着巨額債務在未來幾年到期,即使央行實現軟着陸,某些企業的再融資成本也可能過高,從而導致貸款機構違約和損失。消費者已經發現獲得信貸變得更加困難,而區域銀行則面臨着商業房地產估值下降的巨大打擊。
現在的問題是,各國央行是否會因為低估了通脹威脅而轉向降息以遏制經濟放緩。
花旗集團經濟學家今年早些時候的分析發現,美國和歐元區貸款調查顯示的信貸供應狀況惡化可能會導致到明年底這兩個地區的實際增長下降約1%至2%。彭博經濟研究公司經濟學家Stuart Paul預計,隨着貨幣政策的影響繼續顯現,利率敏感類別的支出將繼續疲軟。
一些經濟學家淡化了貨幣政策緊縮帶來的痛苦將持續存在的觀點,而衰退預測者的悲觀陣營已經萎縮。
無論如何,對於家庭來說,這是一個特別可怕的時期,他們的收入被不斷飆升的商品和服務成本以及更高的租金成本和信用卡債務率吞噬。
雀巢公司首席執行官Mark Schneider表示,經過兩年的通貨膨脹,消費者在收支平衡方面遇到一些困難,這是可以理解的。此外,央行的緊縮政策正在影響實體經濟。你會看到抵押貸款利率上漲,你會看到租賃和租金上漲,所以所有這些都表明消費者非常謹慎。
客戶,尤其是低收入客戶受到的擠壓,可以從信用卡拖欠率飆升至疫情前的正常水平以及創曆史新高的汽車貸款拖欠率中可見一斑。
富國銀行經濟學家Shannon Seery Grein表示:“我們看到銀行以曆史上與經濟衰退一致的速度收緊貸款標準。即使美聯儲開始放松政策,也需要時間來進一步放松政策。寬松的條件貫穿經濟並影響消費者借貸成本。”
企業也開始感受到前景不確定和收入擠壓的痛苦。
由於假日銷售下滑,玩具制造商孩之寶 (Hasbro) 計劃裁員20%,而福特汽車公司則大幅削減其標誌性電動汽車的生產目標,部分原因是客戶對高價猶豫不決。周四,耐克公司宣布了裁員計劃,並表示看到“全球消費者行為更加謹慎的跡象”。
本月早些時候,穆迪將沃爾格林博茨聯盟公司 (Walgreen Boots Alliance Co.) 評級為垃圾級,穆迪認為消費環境疲弱等因素。
包括Vishwas Patkar在內的摩根士丹利策略師表示,“隨着限制性利率政策的滯後影響繼續顯現”,將會有更多的公司債券評級被下調,並損害業績不佳公司的現金流及其償債能力。
銀行倒閉
盡管華爾街的說法是“今年沒有發生什麼大事”,但2023年瑞士信貸銀行仍然是一家全球系統性銀行的倒閉,而美國地區性銀行的擠兌則需要大型銀行、政府和監管機構的幹預,以防止危機蔓延。
銀行擠兌是在證券投資組合遭受損失之後發生的,而商業房地產貸款的惡化將在未來幾年阻礙許多小型貸款機構的發展。
Trepp Inc.表示,超過2.8萬億美元的美國商業房地產債務將於明年至2028年到期,其中大部分由銀行持有。自峰值以來,那里的寫字樓價值下降了35%,這意味着貸方正在面臨數十億美元的損失,隨着借款人在貸款到期進行再融資時交回鑰匙,這些損失將具體化。
惠譽預測,美國CMBS寫字樓貸款拖欠率將在2024年躍升至8.1%,到2025年將躍升至9.9%。
在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本月發表的一篇論文中,Erica Xuewei Jiang等研究人員表示,“只要利率保持在高位,美國銀行體系就將面臨長期的重大破產風險。”
歐元區的貸款背景也發生了變化,該地區的銀行大幅縮減貸款,並且還面臨商業地產損失。
由於經濟前景惡化削弱了貸款人的風險承受能力,信貸標準一直在收緊。隨着市場利率滲透到實體經濟,銀行要求更高的貸款利潤,而借款人則試圖減少債務,而不是尋求額外信貸來為投資融資。
央行從量化寬松轉向緊縮的舉措也影響了信貸狀況,貸款機構預計這一趨勢將持續到明年,從而削弱流動性。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在9月份警告說,這為私人信貸提供商創造了機會,這些信貸提供商擁有充足的現金,可能會引發全球貸款的逐底競爭,從而導致系統性問題。
廉價貨幣時代結束後,破產周期的回歸也可能會吞噬一些在大流行期間靠較低利率生存的CCC評級債券發行人。盡管債券規模很小,不到1,760億美元,但仍遠高於金融危機期間破產數量激增的水平。
具有該評級的公司面臨着大幅更高的借貸成本,因為他們的債務需要再融資,此外,如果經濟疲軟,潛在的客戶撤回將導致他們的盈利大幅下降。
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上周發表鴿派言論後,這些違約風險相對較高的證券與其他公司債券之間的利差未能縮小,這表明債券持有人仍對風險保持警惕。
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的Oksana Aronov表示,清算終將到來,隨之而來的是“劇烈的重新定價”,因為信貸市場整體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傾向於低質量發行人。
Aronov說:“是否有一些公司本不應該挺過2020年,而且現在美聯儲不再支持它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