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香港)讯 7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其中就央行降准、中美货币政策等问题进行了回答。
在此次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中国6月份的PPI同比涨幅较5月份回落了0.2个百分点到8.8%,但是仍在高位运行,请问央行如何判断PPI下一步走势,是否认为这次回落是趋势性的,在此次全面降准的基础上,未来是否还有进一步降准甚至降息的必要性?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回应称,近一段时间,中国PPI上涨幅度较快,这既有去年同期疫情冲击导致PPI负增长形成的低基数因素,也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输入性影响。
孙国峰指出,对于年内PPI阶段性上行,应当客观看待。一方面,这是在去年低基数基础上的高读数,对此可以用去年、今年和明年连续三年的整体视角来观察PPI的变化。另外一方面,历史上PPI指标本身波动就相对较大,在数月内阶段性的下探或者冲高的现象也并不少见。总体看,中国PPI走高是阶段性的,今年二三季度可能维持相对高位,随着基数效应逐步消退和全球供给恢复带来的输入性影响减弱,PPI有望在今年4季度和明年趋于回落。
关于降准,孙国峰表示,此次降准是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后的常规流动性操作,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发生改变。
另外,也有记者提问:降准方面的话,因为现在美联储也释放出了政策收紧的信号,请问央行是否担心中美货币政策分化所带来的风险,包括人民币贬值或者资本外流等,对于这些风险会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对此,孙国峰表示,2020年以来,中国始终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既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又不搞大水漫灌,同时根据国内疫情防控和经济金融形势,把握好政策力度和节奏。去年2月-4月,由于疫情对国内经济冲击较为严重,货币政策应对力度是比较大的。去年5月以后,货币政策力度就逐渐转为常态,今年上半年,已经基本回到疫情前的常态,在全球宏观政策中保持领先态势。
他指出,应当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个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和金融相互影响,但由于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存在着时间差,因此美国货币政策和中国货币政策有不同的操作,也是很正常的。当前,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此次降准主要是为了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支持实体经济。
孙国峰表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坚持以我为主、稳字当头,坚持正常货币政策,坚持货币政策的自主性。根据国内经济形势和物价走势,把握好政策力度和节奏,兼顾内外均衡,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同时我们也会密切关注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以我为主,开展国际宏观政策协调,共同发出正向声音,促进全球经济稳定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