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尹錫悅的戒嚴軍沒有按命令阻止議員進入國會?年輕軍人想法不一樣了
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合作>正文

為什麼尹錫悅的戒嚴軍沒有按命令阻止議員進入國會?年輕軍人想法不一樣了

文 / 第三方供稿 來源:第三方供稿

據中央日報報道,MZ世代的戒嚴軍(MZ,韓國通常指1980年代後期出生的千禧一代和1990年代後出生的Z世代)表現不同。對於尹錫悅政府提出的緊急戒嚴措施最終未能奏效,有分析認為,這與執行命令的人員的思想觀念有關。

他們即使面對指揮部命令,也不會輕易接受明顯不合理的指示。

盡管戒嚴司令部通過布告禁止國會活動,但戒嚴軍並未嚴格執行,這在事實上幫助國會通過了解除緊急戒嚴的法案。

根據軍方4日消息,前一天晚上11點,緊急戒嚴宣布後,由陸軍特種戰司令部(特戰司)所屬的第1空降特戰旅、第707特種任務團,以及首都防衛司令部第35特種任務大隊組成的戒嚴軍被部署至國會。

這些部隊被認為是陸軍的最精銳戰鬥力量。

戒嚴軍的首要任務是根據戒嚴司令部布告第1號的內容,“禁止國會和政黨的政治活動”。

他們的職責是阻止國會議員和黨務人員進入國會大樓。

實際執行的軍事行動中,戒嚴軍全副武裝,包括防毒面具、夜視鏡,以及裝上彈匣的步槍和未裝彈匣的步槍。

盡管無法確認是否裝填實彈,但市民拍攝人視頻捕捉到部分士兵攜帶疑似裝有實彈的彈藥箱的畫面,顯示當時局勢極其緊張。

軍方報告顯示,從3日晚11時48分到4日淩晨1時18分,軍方動用了24次直升機飛行,將約280名武裝戒嚴軍送入國會區域。

然而,這些部隊最終未能完成任務。從當時的視頻來看,戒嚴軍持槍衝入國會,甚至擊碎議事堂的玻璃,但在使用更大武力時顯得猶豫。

一些在野黨議員翻越圍牆進入國會,他們也沒有加以阻止。

一名在野黨助理表示,“戒嚴軍似乎默許了議員們的進入。這使得原本計劃阻止全體會議召開的努力化為泡影。”

淩晨1時左右,190名議員進入全體會議廳,標誌着戒嚴事件走向結束。

這次戒嚴軍優先選擇“判斷形勢”而非“服從命令”,這與特戰司所屬第1空降旅在1979年12·12軍事叛亂中作為叛亂軍主力部隊的表現,形成鮮明對比。

軍方內外普遍認為,這一事件反映了MZ世代軍人的意識轉變。即便是以“服從命令”為生存信條的精銳部隊,當任務目標顯得不合理時,也會表現出抵觸情緒。

一名曾任特戰司部隊長的退役將領指出,“戒嚴軍收到的命令缺乏嚴密計劃,也不明確任務目的。對於年輕軍人來說,這樣的命令很可能被視為幼稚的政治行為。”

國防部一名尉官也表示,“在沒有騷亂或傷亡的情況下,動用武力來維持社會秩序的任務根本無法奏效。在當前韓國的社會環境下,實施戒嚴根本不會被民眾接受,而我們的軍隊可能也不會服從。”

他還提到,國防部長今年9月在人事聽證會上曾表示,“在韓國的現實情況下,實施戒嚴,哪個國民會接受?我們的軍隊恐怕也不會執行。”這一預言似乎正在變成現實。

除了MZ世代士兵,一些高級軍官也對戒嚴行動持懷疑態度。

有消息稱,一些被視為戒嚴司令部重要職務候選人的軍官,以即將退役等理由拒絕接任。

這導致部分職位由第二順位人員接替,鬧出一場尷尬的“鬧劇”。

同時,有消息稱在實際執行任務的軍警中,已出現拒絕執行命令的跡象。

改革新黨議員李俊錫在接受廣播采訪時表示,“當我大喊議員去工作,你們阻攔合適嗎時,感覺戒嚴軍內部並不齊心,還有明顯的動搖。”

社交媒體上一張戒嚴軍在國會大樓內向市民低頭後撤離的照片也引發廣泛關注,成為輿論焦點。

 

來源:加美財經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