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讀
GDPNow警報與市場震動
根據 www.TodayUSStock.com 報道,2025年3月4日,亞特蘭大聯儲的GDPNow模型預測美國第一季度GDP年化增長率從2.3%驟降至-2.8%,短短兩日下跌510個基點。這一數據引發市場強烈震動,投資者對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迅速升溫,對美聯儲年內降息次數的預期也從兩次升至三次。GDPNow模型基於實時經濟數據調整,此次暴跌與近期美國經濟指標持續疲軟直接相關,尤其是1月貿易逆差大幅擴大。
市場情緒隨之轉向悲觀,債券市場收益率曲線趨平,反映出對增長放緩的預期。然而,這一預測是否準確,需進一步分析其背後驅動因素,特別是貿易數據中的異常變量——黃金進口的激增。
貿易逆差:黃金進口的影響
GDPNow模型預測驟降的導火索源於2月28日公布的美國1月貿易數據。數據顯示,美國商品貿易逆差意外擴大至1533億美元,創曆史新高,遠超預期中值1166億美元,高於前月的1220億美元。這一劇增直接拖累GDPNow預測從2.3%跌至-1.5%,隨後因其他數據進一步下調至-2.8%。在GDP核算中,進口作為減項,貿易逆差擴大對增長構成顯著壓力。
高盛經濟學家Manuel Abecasis指出,貿易逆差激增至GDP的6%以上,其中一個關鍵原因是黃金進口的大幅上升。基於COMEX庫存和瑞士海關數據估算,1月美國黃金進口額可能高達250億美元,幾乎占貿易逆差增幅(310億美元)的全部。這一現象部分歸因於貿易商為規避特朗普關稅預期而囤貨,但黃金進口的特殊性值得深入探討。
黃金虹吸與GDP核算差異
過去數月,美國持續“虹吸”全球黃金,1月進口額激增可能反映市場對金融體系不信任及特朗普關稅擔憂的疊加效應。然而,這一數據對GDPNow模型的“扭曲”並未完全反映真實經濟活動。美國經濟分析局(BEA)在實際GDP核算中,會剔除大部分視為金融資產的黃金進口影響,因其與本土生產和消費無關,僅隨市場參與者需求波動,多用於期貨交割而非工業用途。
相比之下,GDPNow模型將貿易差額作為籠統參數,未細分黃金影響,導致預測偏悲觀。高盛預計,剔除黃金後,實際GDP增長率可能為1.6%,遠高於GDPNow的-2.8%。這一差異表明,黃金進口雖推高貿易逆差,卻未必預示經濟實質性衰退。
多家機構預測對比
以下是不同機構對2025年第一季度美國GDP增長率的預測對比,顯示GDPNow的離群性:
機構 | 預測值(年化季率) | 更新日期 | 備注 |
---|---|---|---|
亞特蘭大聯儲GDPNow | -2.8% | 3月3日 | 受貿易逆差拖累 |
紐約聯儲Nowcast | 2.9% | 2月28日 | 小幅下調 |
達拉斯聯儲周指數 | 2.4% | 2月27日 | 相對穩定 |
高盛 | 1.6% | 3月4日 | 剔除黃金影響 |
紐約聯儲和達拉斯聯儲的預測顯示經濟仍具韌性,高盛的樂觀估計進一步削弱了GDPNow的悲觀信號,表明黃金進口可能是短期噪聲而非趨勢性衰退信號。
編輯總結
亞特蘭大聯儲GDPNow模型預測2025年第一季度GDP萎縮至-2.8%,引發衰退擔憂,但其受1月黃金進口激增導致的貿易逆差異常影響,誇大了經濟放緩風險。剔除黃金因素後,高盛等機構預測顯示增長雖放緩但仍為正值。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可能緩解壓力,但黃金虹吸與特朗普政策的不確定性短期內仍將擾動市場。實際GDP表現可能介於悲觀預測與樂觀預期之間,需關注後續數據驗證。
名詞解釋
GDPNow:亞特蘭大聯儲開發的實時GDP預測模型,基於13個經濟子參數動態調整。
貿易逆差:一國進口額超過出口額的差額,在GDP核算中作為減項。
黃金進口:美國近期大量吸納全球黃金,多用於金融資產儲備而非生產消費。
美聯儲:美國聯邦儲備系統,負責制定貨幣政策,如利率調整。
2025年相關大事件
2025年6月15日:美聯儲或實施年內首次降息,提振經濟預期(來源:市場預測)。
2025年4月30日:美國第一季度GDP初值公布,驗證GDPNow準確性(來源:BEA計劃)。
2025年3月3日:GDPNow預測跌至-2.8%,市場震動(來源:本新聞)。
2025年2月28日:美國1月貿易逆差達1533億美元,黃金進口激增(來源:本新聞)。
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關稅政策細則或公布,影響貿易格局(來源:政策推測)。
專家點評
“GDPNow的暴跌更多是黃金進口的短期擾動,而非經濟基本面惡化,實際增長可能在1-2%區間。”
“貿易逆差擴大令人擔憂,但黃金因素被高估,美聯儲降息將為經濟提供緩衝。”
“特朗普關稅預期推高進口,但GDP核算剔除黃金後,衰退風險被誇大。”
“黃金虹吸反映市場避險情緒,而非生產疲軟,GDPNow需謹慎解讀。”
“經濟放緩屬實,但-2.8%過於悲觀,消費和投資數據仍具韌性。”
來源:今日美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