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X轉發Cybercab視頻引熱議:信徒憧憬未來,質疑者擔憂安全
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合作>正文

馬斯克X轉發Cybercab視頻引熱議:信徒憧憬未來,質疑者擔憂安全

文 / 第三方供稿 來源:第三方供稿

內容導讀

事件概述:X平台熱議Cybercab視頻

根據 www.TodayUSStock.com 報道,2025年3月9日,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在社交平台X上轉發了一段關於Cybercab無人駕駛出租車在得克薩斯超級工廠附近自動巡遊的視頻,引發網友熱烈討論。視頻中,一輛鎏金色Cybercab以未來主義風格亮相,馬斯克評論稱:“真等不及這些車遍布公共道路的那一天了。”此舉迅速點燃X平台,評論區呈現支持與質疑兩極分化的態勢。

特斯拉Cybercab是去年10月“WE, ROBOT”發布會上亮相的無人駕駛概念車,計劃2026年投產。馬斯克此前承諾,今年6月將在德克薩斯州奧斯汀推出“無監督”自動駕駛服務,引發市場和公眾對技術落地的高度關注。

網友反應:支持與質疑兩極分化

X平台評論區形成兩大陣營。一方面,“馬斯克信徒”對Cybercab的未來願景充滿期待,一位網友暢想:“我想讓車送我去Costco,購物完再接我回家,Tesla機器人還能幫我卸貨,這就是未來!”還有人稱讚其外觀“非常酷,像科幻電影”。另一方面,質疑者對特斯拉自動駕駛技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擔憂。一名網友表示:“特斯拉總把FSD事故責任推給用戶,真出事了誰來擔責?”另一人提到:“我家附近全是土路,下雨變泥浴,電動車能應付嗎?”

陣營 代表性評論 核心觀點
支持者 “如此未來主義的外觀!非常酷!” 對設計和願景高度認可
質疑者 “真出事故了,誰來擔責?” 擔憂技術和安全問題

Cybercab亮點:設計與技術解析

Cybercab定位無人駕駛出租車,采用雙門鷗翼設計,無方向盤和踏板,零件數量僅為Model 3的一半,成本預計低於3萬美元。特斯拉Cybercab首席工程師Eric在2024年12月聖何塞活動中透露,該車搭載FSD V13版本,配備雙座設計,便於共享出行場景下的清潔和維護。後備箱容量可同時容納多個高爾夫球袋、兩個全尺寸行李箱及托運箱,甚至部分自行車,實用性突出。

馬斯克在1月30日財報電話會上表示:“我們有信心在6月於奧斯汀推出無監督自動駕駛服務。”他提到,弗里蒙特工廠已實現無人駕駛測試,德克薩斯工廠也將很快跟進。但外界對其實際性能仍存疑,FSD技術的成熟度成為關鍵。

挑戰與前景:德州機遇與安全隱憂

德克薩斯州因寬松的自動駕駛法規被視為“無人駕駛天堂”,馬斯克2021年將總部遷至奧斯汀,部分原因在於此。然而,南卡羅來納大學法學教授Bryant Walker Smith警告:“特斯拉不可能突然讓所有車輛在任何條件下自動駕駛。”他指出,去年10月洛杉磯展示的Cybercab表現未達預期,技術仍需突破。安全責任歸屬也成爭議焦點,特斯拉過往習慣將FSD事故歸咎於用戶,引發信任危機。

此外,複雜路況(如網友提到的泥濘土路)對電動車和自動駕駛系統的考驗不容忽視。若Cybercab大規模部署,誰來監管安全?德州政策雖寬松,但大規模應用仍需完善法律框架。

編輯總結

馬斯克轉發Cybercab視頻在X平台掀起熱議,支持者憧憬無人駕駛的科幻未來,質疑者則聚焦技術成熟度和安全責任歸屬。Cybercab的設計創新和成本優勢展現了特斯拉的野心,但FSD技術的落地難度及德州寬松政策下的監管缺口,仍是繞不開的挑戰。馬斯克承諾的6月奧斯汀服務啟動時間臨近,其兌現程度將直接影響市場信心。未來,技術突破與安全保障的平衡將是Cybercab成敗的關鍵。

名詞解釋

  • Cybercab:特斯拉無人駕駛出租車,采用鷗翼門設計,無方向盤和踏板,計劃2026年投產。

  • FSD:全自動駕駛(Full Self-Driving),特斯拉開發的自動駕駛技術,目前仍需人類監督。

  • 特斯拉:美國電動車及能源公司,以創新技術和自動駕駛技術著稱。

  • 馬斯克:特斯拉CEO,以大膽預測和未來主義願景聞名。

  • 德克薩斯:美國南部州,因寬松自動駕駛法規吸引科技公司測試無人駕駛技術。

2025年相關大事件

  • 2025年6月30日:特斯拉計劃在奧斯汀推出Cybercab無監督自動駕駛服務(來源:馬斯克聲明)。

  • 2025年3月9日:馬斯克在X轉發Cybercab巡遊視頻,引發熱議(來源:本新聞)。

  • 2024年12月3日:Cybercab在聖何塞展廳展示,公布設計細節(來源:特斯拉活動)。

  • 2024年10月:特斯拉“WE, ROBOT”發布會,Cybercab首次亮相(來源:公司公告)。

  • 2021年12月:特斯拉總部遷至德克薩斯奧斯汀,布局自動駕駛測試(來源:曆史記錄)。

專家點評

“Cybercab的設計理念很吸引人,但FSD技術的可靠性仍需時間驗證,6月目標過於激進。”

— Raj Rajkumar,卡內基梅隆大學自動駕駛專家,2025年3月10日

“特斯拉利用德州政策優勢加速測試,但安全和法律框架的缺失可能是隱患。”

— Bryant Walker Smith,南卡羅來納大學法學教授,2025年3月9日

“馬斯克的願景總是超前,但投資者需關注實際交付能力,FSD事故責任歸屬需明確。”

— Gene Munster,Loup Ventures管理合夥人,2025年3月8日

“Cybercab若成功,共享出行成本可大幅降低,但複雜路況的適應性是關鍵挑戰。”

— Mary Cummings,杜克大學工程學教授,2025年3月10日

“特斯拉的品牌效應讓Cybercab備受期待,但監管和公眾信任將是長期考驗。”

— Chris Gerdes,斯坦福大學自動駕駛研究員,2025年3月9日

來源:今日美股網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