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散戶棄美投中:小米、比亞迪衝前十,特斯拉2倍ETF暴跌61%
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合作>正文

韓國散戶棄美投中:小米、比亞迪衝前十,特斯拉2倍ETF暴跌61%

文 / 第三方供稿 來源:第三方供稿

內容導讀

韓國散戶轉向中國資產

根據 www.TodayUSStock.com 報道,韓國散戶以追逐熱點和加杠杆著稱,在美國科技股遭遇“特朗普痛擊”後,迅速轉向勢頭正旺的中國資產。韓國預托結算院(KSD)數據顯示,2月中國A股和港股交易量環比激增近200%,創2022年8月以來新高。韓國媒體分析,中國在AI和未來產業的巨額研發投入已獲全球認可,DeepSeek和宇樹機器人的技術突破尤為矚目,推動股價上漲。南方東英資管董事Joseph Lee表示:“韓國散戶偏好動量交易,券商低費率和高可及性將進一步助推海外ETF投資。”

淨買入前十中國股票

KSD統計顯示,2月17日至3月7日,韓國投資者淨買入前十海外股票中,中國資產占據多席,包括小米集團-W阿里巴巴比亞迪等,港股中的百濟神州中芯國際優必選美團-W地平線機器人-W也備受青睞。中信證券分析師指出,中國科技股因政策支持和創新驅動估值修複,吸引韓國資金湧入。小米CEO雷軍近期稱:“智能化浪潮將推動新一輪增長。”

美國科技股重挫拖累

與此同時,韓國散戶在美國科技股上損失慘重。截至上周五,特斯拉2倍做多ETF(TSLL.US)年內跌61%,韓國投資者持倉占比44%,需股價翻2.5倍才能回本。另在英偉達2倍做多ETF(NVDL.US)中,韓國人持股14%,年內虧損38%。特斯拉CEO馬斯克曾稱讚韓國投資者“聰明”,卻未能阻止其股價滑坡。分析認為,美國經濟不確定性與特朗普政策衝擊促使資金轉向中國。

中美市場表現對比

以下表格對比中美市場代表性資產今年表現:

市場 代表資產 年內漲跌幅 驅動因素
中國 恒生科技ETF 62.8% AI 政策支持
美國 TQQQ(納斯達克100 3倍) -15% 經濟擔憂
美國 TSLL(特斯拉2倍) -61% 股價暴跌

中國資產強勢反彈,美國科技股則深陷泥潭,凸顯“東升西降”格局。

編輯總結

韓國散戶因美國科技股重挫轉向中國資產,小米、比亞迪等衝入淨買入前十,2月交易量激增200%。中國AI與科技突破驅動股價上揚,而特斯拉和英偉達杠杆ETF暴跌61%和38%,令韓國投資者重新審視市場選擇。短期內,中國資產吸引力持續,韓國散戶動量交易熱情不減。

名詞解釋

  • 杠杆ETF:通過借貸放大投資回報的交易所交易基金。

  • 動量交易:基於價格趨勢進行短期買賣的投資策略。

  • 淨買入:買入總額減去賣出總額的差額。

2025年相關大事件(截至3月10日)

  • 3月7日:KSD發布韓國投資者2月淨買入數據,中國資產占主導。

  • 3月5日:恒生科技指數ETF2月收益62.8%,領跑韓國市場。

  • 2月28日:特斯拉股價年內跌幅超35%,抗議潮加劇。

國際投行及專家點評

“韓國散戶轉向中國資產反映了對AI和科技潛力的追逐,小米和比亞迪表現搶眼。特斯拉暴跌61%凸顯美國市場風險,短期內中國漲勢更具吸引力。”

— Sarah Kim, Goldman Sachs亞洲市場分析師,2025年3月10日

“中國科技股因DeepSeek等創新獲得全球關注,韓國資金流入合理。相比之下,特斯拉杠杆ETF的慘跌顯示高風險策略的脆弱性。”

— Michael Tan, Morgan Stanley首席策略師,2025年3月9日

“韓國散戶對中國資產的熱情源於估值修複與政策支持。美國科技股回調令其重新配置倉位,短期波動中需關注資金流向。”

— David Park, HSBC全球研究主管,2025年3月10日

“小米和美團等股票的上漲得益於中國科技競爭力提升。韓國投資者從特斯拉虧損中吸取教訓,轉向更具確定性的市場。”

— Emily Liu, JPMorgan Chase亞太分析師,2025年3月9日

“中國資產交易量增200%顯示韓國散戶的敏銳嗅覺。特斯拉和英偉達的杠杆虧損警示風險,未來中美市場分化或加劇。”

— John Carter, Citi集團高級經濟學家,2025年3月10日

來源:今日美股網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