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讀
標普500經曆最大兩日跌幅
根據 www.TodayUSStock.com 報道,2025年3月以來,標普500指數在本周初遭遇重挫,連續兩日大幅下跌,創下自2024年8月全球市場動蕩以來的最大兩日跌幅。市場普遍將此歸因於對美國經濟滯脹的擔憂,以及特朗普近期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投資者情緒在宏觀壓力下變得脆弱,避險情緒顯著升溫。而今晚(北京時間3月12日20:30)即將公布的美國2月CPI數據,成為市場關注焦點,可能進一步影響市場走勢。
今晚美國2月CPI數據前瞻
根據市場預期,美國勞工統計局今晚發布的2月CPI數據將略有降溫。業內預測中值顯示,2月CPI同比漲幅可能從1月的3%降至2.9%,環比漲幅預計為0.3%,低於前值的0.5%。核心CPI(剔除食品和能源)同比漲幅預計從3.3%降至3.2%,環比漲幅料為0.3%,低於1月的0.4%。高盛預計核心CPI環比上漲0.29%,同比上漲3.21%,基本符合市場預期。從分項看,能源價格可能因國際油價回落而下降,食品通脹增速或放緩,但住房和車險等項目可能仍保持溫和上漲。
以下是部分機構對2月CPI核心環比漲幅的預測對比:
機構 | 核心CPI環比預測(%) | 同比預測(%) |
---|---|---|
高盛 | 0.29 | 3.21 |
富國銀行 | 0.30 | 3.20 |
美國銀行 | 0.31 | 3.22 |
市場普遍認為,若數據符合預期,可能緩解部分滯脹擔憂,但仍不足以顯著改變美聯儲的謹慎立場。
特朗普關稅對CPI的影響初探
自2月初以來,特朗普對部分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市場擔憂其對物價的推升作用可能在今晚的CPI數據中初現端倪。美國銀行全球研究部經濟學家指出,中國在美國家居用品、服裝和電子產品進口中占比巨大,關稅可能推高相關商品價格,進而影響通脹數據。富國銀行也認為,2月CPI報告可能反映關稅的初步影響,而這一趨勢或在未來數月進一步顯現。高盛則預計,關稅影響目前仍有限,但長期可能放大通脹壓力,尤其是在核心商品領域。
美股市場可能的反應分析
今晚CPI數據可能對美股市場產生顯著波動。高盛交易員Lee Coppersmith指出,基於期權市場的隱含波動率,標普500指數可能在數據公布後出現上下1.7%的波動,遠高於上月1.1%的水平。摩根大通提供了五種核心CPI環比漲幅情景下標普500的潛在反應預測:若核心CPI環比達0.33%或更高(概率5%),標普500可能下跌1.5%-2.5%;若在0.20%-0.24%(概率25%),可能上漲0.5%-1.5%。22V Research調查顯示,41%的投資者認為市場反應可能是中性,31%預計引發避險情緒。整體來看,若數據超預期,市場可能進一步承壓;若低於預期且無衰退擔憂,或提振風險偏好。
編輯總結
今晚的美國2月CPI數據發布對當前市場至關重要。標普500近期的大幅下跌反映了投資者對滯脹和特朗普關稅政策的雙重擔憂。雖然市場預期CPI增速可能略有放緩,但關稅影響的初步顯現可能為數據增添不確定性。若數據顯著超預期,可能加劇市場避險情緒,推動美股進一步下行;若符合或低於預期,或為市場帶來短暫喘息機會。未來,關稅政策對通脹的長期影響仍需持續觀察,投資者應密切關注數據及其引發的市場反應。
名詞解釋
CPI:消費者價格指數,衡量一籃子商品和服務價格變化的指標,常用於評估通脹水平。
核心CPI: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CPI指標,因其波動性較低,更能反映潛在通脹趨勢,常為美聯儲關注重點。
滯脹:經濟停滯與高通脹並存的現象,通常表現為經濟增長放緩、失業率上升和物價持續上漲。
2025年相關大事件
2025年3月11日:標普500指數經曆兩日最大跌幅,市場擔憂特朗普關稅政策對經濟和通脹的潛在衝擊。
2025年2月12日:美國1月CPI數據發布,同比上漲3%,創7個月新高,引發市場對滯脹的擔憂。
2025年2月1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對中國部分商品加征10%關稅,市場開始關注其對CPI的潛在影響。
國際投行專家點評
今晚的CPI數據可能為市場提供重要線索。若通脹數據超預期,標普500可能面臨更大拋售壓力,投資者需警惕短期波動風險。但長期看,美聯儲政策調整和關稅影響的演變將更關鍵。
關稅對CPI的初步影響可能在2月數據中顯現,但其全面效應需數月觀察。若通脹持續攀升,美聯儲可能推遲降息計劃,市場需做好應對準備。
標普500近期的跌勢反映了市場對滯脹的擔憂,但CPI若低於預期,可能短暫提振風險偏好。投資者應關注數據後美聯儲的表態,以判斷政策走向。
特朗普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可能放大CPI數據對市場的影響。若核心CPI環比超過0.33%,美股可能進一步承壓;反之,若數據溫和,或為市場帶來喘息機會。
當前市場情緒極其脆弱,CPI數據可能成為短期波動催化劑。投資者應關注分項數據,特別是能源和住房指標,以評估通脹趨勢的可持續性。
來源:今日美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