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學家丹比薩·莫約在project-syndicate上的文章指出,雖然美國GDP在第一季度收縮的可能性不大,但經濟可能在2025年第二或第三季度步入衰退。如果衰退確實發生,其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目前無法預測的因素,尤其是關稅和地緣政治。
美國股市的下行趨勢似乎仍在繼續,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和標準普爾500指數今年分別下跌4%和6%。這只是眾多信號之一,任何理性的企業高管、投資者或政策制定者,都應該開始為美國經濟放緩,甚至衰退做準備。
美國經濟可能即將放緩的第一個跡象是消費者信心惡化。密歇根大學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從1月的71.7降至上個月的64.7,這是自2023年1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同樣,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在2月份下降了7點,至98.3。
更令人擔憂的是,預期指數——反映消費者對收入、商業和勞動力市場的短期預期——下降了9.3點,至72.9。通常低於80就意味着衰退的風險加大。
美國經濟的第二個令人擔憂的信號是制造業前景惡化。ISM制造業指數從1月的50.9降至上個月的50.3,低於市場預期的50.5。指數下滑的關鍵原因之一是新訂單減少——部分反映了對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此前該數據已經連續三個月增長。
就業數據——通常是市場最關注的指標之一(與利率一起)——同樣表現不佳。2月份,非農就業人數增加了151,000人,不僅低於市場預期(159,000人),也遠低於過去12個月的月均增長168,000人。如果這種趨勢持續下去,2025年美國的就業增長可能不足以支撐經濟強勁增長,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目前預計2025年美國經濟增長率將達到2.7%。
第四個表明美國經濟可能陷入低迷的信號是,平均每周工作時間降至五年來的最低點。今年1月,平均每周工作時間為34.1小時,2月份仍未回升。這一數據與長期趨勢一致:自2021年4月達到疫情後的峰值35小時以來,每周工作時間一直在穩步下降。
第五個不祥的信號是辭職率的下降。從2024年10月的2%下降到11月和12月的1.9%。雖然2025年1月回升至2.1%,但整體趨勢自2022年“大辭職潮”達到3%的峰值以來一直在下降。這表明,勞動者對經濟前景的信心正在減弱。
除了這些宏觀經濟指標,一些市場信號也預示着經濟衰退的可能性。
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年初約為4.57%,但最近回落至4.16%。這表明投資者正在尋求安全資產,而不是在經濟衰退環境下可能遭受更大損失的風險資產。
另一個風險偏好下降的跡象是投資者湧向黃金。自2024年初以來,黃金價格上漲了40%,過去六個月漲幅達到13%,預計到2025年底可能突破每金衡盎司3,000美元。這一趨勢部分是因為各國央行在補充黃金儲備,但普通投資者也在轉向避險資產。
黃金ETF在1月份迎來了30億美元的淨流入,使其總管理資產創下新的月末紀錄,達到2,940億美元。
此外,市場避險情緒也反映在期權市場。看跌期權(作為一種對衝下行風險的工具)的價格正在上漲。市場參與者通過衡量波動性(如標普500指數的三個月隱含波動率)來確定看跌期權價格,這個指標最近有所上升,盡管仍處於“正常”範圍。
同時,信用利差——如五年期高收益CDX利差(衡量垃圾債,就是高風險公司債券違約風險的指標,反映市場對這些公司未來五年內還債能力的信心)正在擴大,表明市場對債券或貸款違約風險的擔憂加劇。
旅行支出反映了消費者和企業信心,並與整個經濟活動保持一致,因此航空公司的業績預測可以作為經濟的風向標。最近,達美航空發布了一個非常消極的信號:公司將第一季度的營收增長預期下調了一半以上,從最高9%降至最高4%,理由是宏觀經濟不確定性。
隨後,美國西南航空和美航等其他航空公司也相繼發布了悲觀的預測。
最後一個表明美國經濟可能陷入困境的信號,是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的GDPNow模型,模型預計第一季度GDP增長為-2.4%。盡管這一預測可能有些過於悲觀,目前來看第一季度GDP收縮的可能性不大,但經濟增長很可能遠低於近年來2.5%的增長率。
經濟衰退通常意味着連續兩個季度的GDP負增長,這意味着美國可能會在2025年第二或第三季度陷入衰退。經濟學家和金融評論人士已經開始調整他們的預測。前美國財政部長勞倫斯·薩默斯目前認為,美國今年發生衰退的可能性為50%。
不過,並非所有的衰退都是相同的。對美國而言,任何衰退的程度和持續時間,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目前無法預測的因素——尤其是貿易關稅和地緣政治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