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4日,鈞達股份披露接待調研公告,公司於3月21日接待長江證券、海通證券、太平洋證券、東吳證券、財通證券等35家機構調研。
公告顯示,鈞達股份參與本次接待的人員共6人,為鈞達股份董事、總經理張滿良,副董事長、副總經理鄭洪偉,董事、董事會秘書鄭彤,獨立董事馬樹立,財務總監黃發連,捷泰科技副總經理陳平。
據了解,海南鈞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2024年年度業績說明會上,副董事長鄭洪偉介紹了光伏行業的積極變化和公司的經營狀況。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同比增長35.9%,中國光伏產業鏈規模持續擴張,行業經過去產能周期後,供需關系改善,價格提升,行業集中度提升,龍頭企業有望率先實現盈利恢複。鈞達股份憑借N型產能和技術優勢,電池產品出貨量全球第三,其中N型電池出貨量行業領先。盡管行業去產能周期影響業績,公司通過技術研發和市場拓展,實現了電池轉化效率提升和非矽成本降低,同時積極開拓海外市場,海外銷售業務占比顯著增長。
據了解,鈞達股份在技術研發方面,持續提升電池轉化效率,降低成本,並與國內外機構合作研發前沿技術。市場拓展上,公司全球化發展,海外銷售業務占比大幅增長,特別是在印度、土耳其、歐洲等市場占有率領先。公司還計劃通過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構建國際化資本運作平台,為全球化發展提供支持。
據了解,鈞達股份對2025年光伏行業需求保持樂觀,預計需求將持續增長。公司海外銷售及盈利情況良好,預計海外市場電池價格將保持盈利優勢。技術研發方向將圍繞高性價比電池,持續加強研發。資產減值主要來源於存貨減值,而公司最新一代N型電池資產不存在減值跡象。研發費用及研發人員下降是由於組織優化和管理效率提升。BC電池技術方面,公司將持續優化成本與效率,擇機推動量產。2025年,公司將繼續全球化戰略,加強海外市場開發,提升海外銷售占比,並探索海外高效電池產能布局。港股上市項目正按計劃推進中。
調研詳情如下:
海南鈞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於2025年3月21日15:30~17:00通過電話會議形式召開2024年年度業績說明會,會議主要內容如下:
一、公司副董事長鄭洪偉介紹行業變化及公司經營情況
(一)行業變化情況
2024年,光伏發電效率穩步提升,光伏發電成本持續下降,刺激全球光伏裝機需求保持高增長。據中國光伏協會數據統計,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繼續高位增長,同比增加35.9%。光伏發電已成為世界主要國家重要能源生產方式之一,海外光伏需求持續火熱,具備獨立價值體系的新興市場逐步興起,全球光伏貿易分散化趨勢進一步加強。同時,海外各國出於能源安全、促進當地經濟發展、保護就業等因素考慮,正逐步構建本土光伏產業鏈。海外組件產能已初具規模,受制於光伏電池高技術壁壘及對人才、研發要求較高等因素,海外光伏電池產能較為短缺。中國光伏電池企業有機會憑借電池技術領先優勢,一方面通過電池產品海外市場銷售的方式,服務全球組件客戶,實現海外銷售業務持續增長;另一方面通過海外先進電池產能建設的方式,融入海外本土產業鏈,深化全球市場服務能力,獲得企業發展新機遇。
過去幾年,全球光伏需求高增長背景下,中國光伏產業鏈各環節規模持續擴張。至2023年底,中國光伏行業出現階段性供需錯配局面,行業開始進入去產能周期。經過一年左右的市場化出清,加之政策引導及行業自律推進,進入2024年四季度,光伏行業去產能周期進入後程,光伏行業供需關系逐步改善,產業鏈各環節價格逐步提升,光伏行業正回歸良性發展軌道。此輪行業產能出清調整,使得行業技術迭代及落後產能淘汰進程快速推進,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長遠來看,有助於優化行業競爭環境,助力行業高質量健康發展。光伏行業龍頭企業,受益於技術領先及行業集中度提升,有望率先實現盈利恢複及持續增長。
(二)公司經營情況
2024年度,公司憑借N型產能結構及技術領先優勢,實現電池產品出貨33.74GW,同比增長12.62%;其N型電池出貨30.99GW,占比超90%,同比增長50.58%。據InfoLink數據統計,公司電池產品出貨排名全球第三,其中N型電池產品出貨量保持行業領先。
2024年度,受制於行業處於去產能周期,產業鏈價格下行,對公司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2024年度,公司營業收入99.52億元,淨利潤-5.91億元,具體而言:
技術研發及儲備方面:2024年度,公司通過金屬複合降低、鈍化性能提升、光學性能優化、柵線細線化等多項提效降本措施的探索及導入,持續提升電池轉化效率,降低非矽成本。實現電池平均量產轉化效率提升0.5%以上,單瓦非矽成本降低約30%。公司持續開展TOPCon電池工藝升級及技術儲備,與國內外知名機構開展研發合作,就下一代鈣鈦礦疊層、TBC等行業前沿技術開展技術研發儲備。2024年度,公司中試TBC電池轉化效率較主流N型電池效率可提升1-1.5個百分點,並持續推動TBC電池量產準備。公司與外部機構合作研發的鈣鈦礦疊層電池實驗室效率達31%,居於行業領先水平。
市場拓展方面:2024年度,公司堅持全球化發展戰略,積極瞄準持續增長的海外市場需求,不斷完善全球銷售服務網絡,提升全球客戶服務能力。公司通過亞洲、歐洲、北美、拉丁美洲、澳洲等新興市場客戶的持續開拓及認證,全面強化海外市場業務拓展,實現海外銷售業務占比從 2023 年 4.69% 大幅增長至23.85%。其中,印度、土耳其、歐洲等主要海外市場占有率行業領先。除電池出口業務市場拓展以外,公司擬進一步通過產能出海形式,構建海外稀缺電池產能,增強公司全球市場電池產品供應能力。公司擬通過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方式,構建國際化資本運作平台,整合各類股東資源,為公司全球化發展提供保障。2024年度,公司持續推動香港H股項目工作,助力公司實現H股上市目標。
二、交流互動環節
問題1:公司對於2025年光伏行業需求增速以及電池環節供需情況如何看?
答:隨着光伏發電成本持續下降,光伏發電作為全球主要能源生產方式性價比持續凸顯,預計2025年光伏行業需求仍將保持增長態勢持續發展。具體到電池環節,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市場化產能出清及技術升級迭代,國內電池環節供需情況相較2024年度明顯改善,整體處於緊平衡狀況,高效電池甚至階段性供給緊缺,有利於電池技術領先企業實現盈利恢複及業績增長。
問題2:公司海外銷售及盈利情況如何?未來海外市場價差能否繼續保持?
答:2024年度,公司不斷完善全球銷售服務網絡,提升全球客戶服務能力。通過海外市場持續拓展,實現海外銷售業務占比從2023年4.69%大幅增長至23.85%。其中,印度、土耳其、歐洲等主要海外市場占有率行業領先。海外市場電池價格普遍優於國內水平,具有一定溢價。
當前海外光伏需求持續火熱,眾多具備獨立價值體系的新興市場正逐步興起,並持續保持較高增速快速發展。受制於光伏電池高技術壁壘及對人才、研發要求較高等因素,海外光伏電池產能較為短缺。預計未來,隨着海外光伏需求持續增長,海外高效光伏電池供給仍將處於緊缺狀況,海外市場電池價格相較國內市場仍將保持盈利優勢。
問題3:公司未來技術研發的方向主要有哪些?
答:作為專業化光伏電池企業,公司將繼續圍繞“高性價比電池”,持續加強研發,提升產品競爭力。在TOPCon產品方向,公司將通過鈍化性能提升、電學性能優化、光學性能優化、超細柵線優化等技術研發,實現電池產品持續降本增效及優化升級。BC產品方向,公司將圍繞提高轉換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推動量產實現。鈣鈦礦疊層方向,公司將持續與國內外科研院校緊密合作,推動TOPCon與鈣鈦礦疊層產品的產業化進程。
問題4:公司2024年度資產減值較少,請問主要減值來源於哪里?
答:2022年底,公司率先行業實現N型TOPCon電池大規模量產,並不斷利用技術領先優勢擴張新產能,引領行業開啟P型向N型技術的升級變革。2023年底,公司率先行業完成N型技術全面升級迭代,並完成P型資產減值計提。到2024年底,公司資產結構為44GW全N型電池資產。經過專業機構評估測試,公司最新一代N型電池資產並不存在減值跡象。而公司2024年度計提的各項資產減值準備合計13,867.99萬元,主要為存貨減值。
問題5:公司2024年度研發費用及研發人員下降的原因?
答:2024年度,面對激烈市場競爭環境,公司通過優化組織機構、精簡管理流程、提高組織人效,實現組織效率及管理成本改善,公司整體人員數量同比2023年度相應減少。同時,公司部分研發中試項目轉入量產階段,使得相應人員由研發體系轉入生產體系。另外,公司調整了技術研發模式,針對行業前沿技術的研究儲備,加強了與外部機構的研發合作。基於上述原因,公司2024年度研發費用及研發人員有所下降。
問題6:公司BC電池技術的進展以及未來的擴產計劃
答:公司已掌握基於TOPCon的BC電池技術,中試的TBC電池轉化效率較主流N型電池效率可提升1-1.5個百分點。但由於當前BC電池相較TOPCon電池並不具有綜合性價比優勢,公司將持續開展BC電池技術的成本與效率優化提升。未來,公司將根據市場變化情況,綜合評估,擇機推動TBC電池量產。
問題7:公司2025年海外業務的展望如何?
答:2025年,公司將繼續堅持全球化發展戰略,着眼全球光伏市場,持續加強歐洲、美洲、亞洲、非洲及中東地區等海外市場的客戶開發,不斷完善全球銷售網絡,覆蓋全球主要市場,持續提升海外銷售占比,鞏固海外市場領先優勢。同時,公司將持續通過技術合作、產能建設、投資合作等多元化模式研究探索,規劃布局海外高效電池產能,進一步融入海外市場本土產業鏈,滿足不斷增長的海外光伏市場發展需求。
問題8:公司港股上市項目進展如何?
答:公司擬通過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方式,構建國際化資本運作平台,整合各類股東資源,為公司全球化發展提供保障。當前公司港股上市項目正按計劃持續推進中,後續公司將根據項目的進展情況,持續履行信息披露義務進行相應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