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3月24日午間收盤,公司債ETF(511030)多空膠着,最新報價105.1元,半日成交額已達7405.64萬元。國開債券ETF(159651)多空膠着,最新報價105.58元,半日成交額已達3.43億元,換手率23.57%。國債ETF5至10年(511020)多空膠着,最新報價115.9元,半日成交額已達798.03萬元。
拉長時間看,截至2025年3月21日,公司債ETF近1年累計上漲2.31%。國開債券ETF近1年累計上漲2.19%。國債ETF5至10年近半年累計上漲1.88%。
規模方面,公司債ETF最新規模達114.05億元,創近半年新高。國開債券ETF最新規模達14.57億元,創近1月新高。國債ETF5至10年最新規模達13.49億元。
份額方面,國開債券ETF最新份額達1379.84萬份,創近1月新高。
資金流入方面,公司債ETF最新資金淨流入4624.75萬元。拉長時間看,近5個交易日內,合計“吸金”1.62億元。國開債券ETF最新資金淨流入2027.28萬元。拉長時間看,近5個交易日內有3日資金淨流入,合計“吸金”1.66億元,日均淨流入達3323.62萬元。國債ETF5至10年近5個交易日內,合計“吸金”3119.08萬元。
數據顯示,杠杆資金持續布局中。國開債券ETF最新融資買入額達407.58萬元,最新融資餘額達182.91萬元。
華源固收廖誌明團隊分析表示,25Q1貨幣政策委員會例會通稿未提及“國債買賣”,24Q4在下階段貨幣政策主要思路里提到“充實完善貨幣政策工具箱,開展國債買賣”,25Q1則刪除了相關表述。這或許表明,央行近期重啟國債買入的可能性較低。
潘行說“在總量上,貨幣政策取向是一種對狀態的表述。”中國各類貨幣政策工具利率處於曆史最低位,盡管沒有額外降息,但保持了曆史低位的利率,表明貨幣政策是適度寬松的。當前貨幣政策面臨“四個平衡”的約束。我們認為,在經濟企穩之下,疊加商業銀行淨息差的約束,2025年可能零降息,降準時點或較晚,降準主要是用於置換買斷式逆回購,降低操作難度。
關於融資成本的表述有所弱化,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是重心。融資成本的表述由24Q4的“推動企業融資和居民信貸成本穩中有降”調整為25Q1的“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下降”。綜合融資包括利息及擔保費等各種費用。2025年貨幣政策發力的重心可能是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
貨幣政策更加關注債市。25Q1例會中的下階段貨幣政策主要思路強調“從宏觀審慎的角度觀察、評估債市運行情況,關注長期收益率的變化。”我們認為,這表明貨幣政策更加關注債券收益率情況,上升至宏觀審慎高度,關乎金融穩定。過低的債券收益率威脅到中國銀行體系的安全,對銀行體系的穩健運行構成重大挑戰。
3月19-21日的債市靠非銀躁動。利率債二級交易來看,大行-1311億,股份行-634億,城商行-869億,農商行-940億;債基 1305億,券商自營 734億,險資 453億。非風動,非幡動,非銀心動而已。
債市階段性看震蕩,但每漲賣機。1月以來,我們一直看10Y/30Y國債收益率高點2025看1.9%/2.2%,2026看2.1%/2.4%。年內10Y國債最高到2.0%是可能的。當前我們階段性看債市震蕩,建議見好就收。3月初以來一直看,10Y國債1.9以上逐步配置,1.8以下賣光;5Y國股二級資本債2.3以上配置,接近2.1賣光,做小波段。債牛不再,每漲賣機。
平安基金債券ETF三劍客成員包括公司債ETF(511030)、國開債券ETF(159651)和國債ETF5至10年(511020),產品類型包括國債、政金債和信用債,久期橫跨長、中、短,能夠助力投資者穿越債市周期。
以上內容與數據,與界面有連雲頻道立場無關,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