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讀
美股情緒指標驟降
根據 www.TodayUSStock.com 報道,高盛首席美國股票策略師David Kostin在3月21日報告中指出,投資者信心急劇下滑,其美國股票情緒指標從-0.5降至-0.6,創下自2020年以來最大六個月跌幅。該指標綜合了6個周指數和3個月數據,反映機構、外國及散戶的持股趨勢。盡管仍高於曆史低點,這一變化表明市場情緒顯著轉向悲觀。曆史數據顯示,此類跌幅後,標普500指數在隨後三個月往往實現超平均回報,暗示短期反彈可能。高盛預計,情緒惡化或與美國經濟增長預期下調及全球股市表現分化有關。
外資持股比例創曆史新高
根據美聯儲數據,2025年初,外國投資者持有美國股票比例達18%,創曆史新高,遠超1960年的2%和2000年的7%,其中歐洲投資者占比近半(49%)。盡管美股表現疲軟,高盛預計2025年外資淨買入將達3,000億美元,略低於2024年的3,040億美元。美元走弱及估值改善將支撐外資流入。長期看,美國市場流動性、企業盈利增長(2025-2026年EPS預計增長7%)及經濟基本面仍是吸引力,但貨幣政策不確定性及AI投資不及預期可能削弱外資興趣。
年份 | 外資持股比例 | 淨買入規模(億美元) |
---|---|---|
1960 | 2% | - |
2000 | 7% | - |
2025 | 18% | 3000(預計) |
美國股市表現落後全球
2025年初,標普500指數下跌3%,落後於泛歐斯托克600指數、滬深300指數和東證指數,加劇了對美國股市相對表現的擔憂。高盛指出,全球股市分化及美國經濟放緩預期促使投資者重新評估美股配置。外資持股集中度也令人關注,標普500中外資持股前30家公司中位數占比達28%,遠超指數整體的15%。若外資調整頭寸,這些股票可能面臨更大波動。
企業回購成2025年最大買家
2025年,企業回購預計將成為美股最大資金來源,淨流入6,750億美元,其次是個人投資者(4,250億美元)。相反,共同基金和養老金基金將分別淨賣出5,500億美元和2,500億美元。Kostin指出,企業養老金資金充足,而公共養老金缺口仍存,驅動賣壓。企業回購熱潮反映了公司對自身價值的信心,或將支撐股價,但市場整體流動性仍需外資與個人投資者的配合。
投資者類型 | 2025年淨流入/流出(億美元) |
---|---|
企業回購 | 6750 |
個人投資者 | 4250 |
共同基金 | -5500 |
養老金基金 | -2500 |
編輯總結
高盛報告顯示,美股情緒惡化與全球股市分化並存,外資持股創紀錄高位為市場注入複雜性。盡管2025年外資流入預計放緩,企業回購將成為主要支撐力量。標普500短期或因情緒低谷迎來反彈,但長期走勢取決於貨幣政策、經濟增長及AI投資表現。投資者需關注外資集中持股的風險及全球不確定性下的資金流向,高盛對美股謹慎樂觀的態度反映了對基本面韌性的信心。
名詞解釋
美國股票情緒指標:高盛綜合指數,衡量機構、外國及散戶的市場頭寸和信心。
外資持股比例:外國投資者持有美國股票的百分比,反映國際資本參與度。
企業回購:公司通過回購自身股票向市場注入資金,通常提振股價。
2025年相關大事件
3月21日:高盛發布報告,預警美股情緒下滑但維持謹慎樂觀展望。(來源:高盛官網)
3月15日:美聯儲數據顯示外資持美股比例達18%,創曆史新高。(來源:美聯儲)
2月28日:標普500年初下跌3%,落後全球主要股指。(來源:彭博社)
國際投行與專家點評
“美股情緒低迷但曆史表明反彈可期,短期關注企業回購動能。”——David Kostin,高盛首席美國股票策略師,2025年3月21日
“外資持股集中度加劇,若撤資可能引發特定股票劇烈波動。”——Jane Foley,瑞銀全球外匯策略主管,2025年3月22日
“美元走弱將刺激外資流入,但AI投資回報是關鍵變量。”——Tom Lee,Fundstrat首席策略師,2025年3月20日
“企業回購支撐市場,但養老金拋售可能抵消部分利好。”——Beth Ann Bovino,標普全球首席經濟學家,2025年3月23日
“美國市場流動性仍是外資首選,但政策不確定性需警惕。”——Mohamed El-Erian,安聯首席經濟顧問,2025年3月22日
來源:今日美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