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讀
香港證券業2024年盈利概況
根據 www.TodayUSStock.com 報道,2025年3月26日,香港證監會發布公告顯示,2024年香港證券行業實現淨盈利總額444億港元,同比增長高達56%,創下近年新高。這一亮眼表現得益於市場交易活躍度和收入結構的優化。公告指出,證券業總收入達到2,226億港元,同比增長11%,顯著超過開支增長幅度。業內人士認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在2024年進一步鞏固,南向資金流入和政策支持是重要推動因素。
收入與開支驅動盈利增長
香港證券業2024年總收入增長至2,226億港元,增幅為11%,主要來源於經紀業務、投行服務及資產管理的收入提升。與此同時,行業總開支僅增長4%,顯示出成本控制的成效。以下表格對比了2023年與2024年的關鍵財務數據:
指標 | 2023年 | 2024年 | 同比增長 |
---|---|---|---|
淨盈利(億港元) | 284 | 444 | 56% |
總收入(億港元) | 2005 | 2226 | 11% |
總開支增幅 | - | 4% | - |
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吳信坤近期表示:“2024年香港證券業收入增長超出預期,成本管理優化是盈利激增的關鍵。”
交易總額躍升34%
2024年,香港所有證券交易商及證券保證金融資人的交易總額達到驚人的144.1萬億港元,同比增長34%,較2023年的107.5萬億港元大幅提升。這一增長反映了港股市場的高活躍度,尤其是科技股和消費板塊的交易熱潮。南向資金全年淨流入超8000億港元,疊加國際資本的輪動,推動了交易量的顯著擴張。香港證監會指出,市場基礎設施的完善和監管優化為交易增長提供了堅實支撐。
行業趨勢與未來展望
展望2025年,香港證券業有望延續增長勢頭。交易總額的躍升和盈利能力的提升增強了行業信心,但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及地緣政治風險可能帶來挑戰。分析認為,若南向資金持續流入且港股估值修複延續,證券業收入或進一步增長至2400億港元。然而,成本壓力和監管趨嚴可能壓縮利潤率,行業需通過技術創新和多元化服務鞏固競爭優勢。
編輯總結
香港證券業2024年淨盈利激增56%至444億港元,收入增長11%與交易總額躍升34%共同奠定了堅實基礎。成本控制的成效和市場活躍度的提升是主要驅動力,凸顯香港金融市場的韌性與潛力。未來,行業需在全球波動中尋找平衡,借助資金流入和技術升級把握增長機遇,同時警惕外部風險對盈利的潛在衝擊。
名詞解釋
淨盈利:企業扣除所有開支後的純利潤,衡量盈利能力。
證券保證金融資:通過抵押證券向客戶提供的融資服務,常見於經紀業務。
交易總額:證券市場在特定時期內的總交易金額,反映市場活躍度。
2025年相關大事件(倒序)
2025年3月26日:香港證監會發布公告,2024年證券業淨盈利444億港元,交易總額達144.1萬億港元,來源:香港證監會官網。
2025年1月15日:南向資金2024年淨流入超8000億港元,創曆史新高,來源:港交所數據。
2024年11月20日:香港證監會推出新規優化市場基礎設施,提升交易效率,來源:財聯社。
國際投行與專家點評
“香港證券業2024年的56%盈利增長超出預期,交易總額激增反映市場活力,但需關注全球經濟放緩風險。”——James Sullivan,高盛亞太區股票研究主管,2025年3月25日。
“收入增長與成本控制的雙輪驅動為香港證券業注入信心,2025年或延續上升趨勢。”——Sarah Hunt,瑞銀集團亞太區首席分析師,2025年3月24日。
“交易總額達144.1萬億港元顯示港股吸引力增強,南向資金是核心動力,但波動性需警惕。”——Neil Campling,摩根士丹利全球策略師,2025年3月23日。
“香港證券業的盈利能力提升得益於市場結構優化,若政策支持持續,收入有望突破2400億港元。”——Laura Chen,德意誌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2025年3月26日。
“2024年的強勁表現為2025年奠定基礎,但地緣政治和成本壓力可能限制利潤率擴張。”——Paul Donovan,瑞銀全球財富管理首席經濟學家,2025年3月22日。
來源:今日美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