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中國香港新股市場2025年募資或達250億美元,A+H成龍頭出海關鍵
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合作>正文

高盛:中國香港新股市場2025年募資或達250億美元,A+H成龍頭出海關鍵

文 / 第三方供稿 來源:第三方供稿

內容導讀

高盛預測中國香港新股市場強勁增長

根據 www.TodayUSStock.com 報道,2025年3月,高盛亞洲(日本除外)股票資本市場聯席主管王亞軍表示,中國香港新股市場今年募資規模預計達到200億至250億美元(約1560億至1950億港元)。他進一步指出,包括IPO、新股增發、舊股減持及可轉債在內的中國離岸發行市場全年規模有望達500億至600億美元(約3900億至4680億港元)。這一樂觀預測反映了中國企業全球化融資需求的持續升溫,與一季度納斯達克金龍中國指數上漲13.33%的強勁表現相呼應,顯示中資企業正積極拓展海外資本市場。

行業龍頭出海與A H戰略布局

王亞軍強調,行業龍頭企業的“出海浪潮”仍在延續,A H股上市(即同時在A股和港股上市)將成為其全球化戰略的重要路徑。這種模式不僅幫助企業拓寬融資渠道,還能提升國際知名度與估值彈性。例如,阿里巴巴一季度漲56%,其A H布局為其提供了穩定的資本支持。王亞軍認為,在全球貿易環境複雜化背景下,龍頭企業通過香港市場“走出去”,既能對衝國內政策風險,又能抓住亞洲金融中心的流動性優勢。

離岸發行市場規模與中概股表現

高盛預計2025年中國離岸發行市場總規模達500億至600億美元,其中IPO占據核心地位。以下為市場規模預測與中概股表現對比:

類別 預計規模(億美元) 代表案例
香港新股IPO 200-250 行業龍頭企業
離岸發行總規模 500-600 IPO 增發 可轉債
中概股表現 一季度漲13.33% 阿里漲56%

盡管特朗普關稅政策加劇全球不確定性,中概股逆勢上揚顯示其韌性。香港市場的活躍度或進一步吸引資金流入,與美國市場科技股(如特斯拉跌35.83%)形成鮮明對比。

編輯總結

高盛對中國香港新股市場的樂觀預測凸顯了中國企業在全球化進程中的資本需求。A H模式為行業龍頭提供了一條高效的出海路徑,香港市場有望憑借其地理與金融優勢承接更多融資活動。中概股一季度的亮眼表現為這一趨勢提供了佐證,但特朗普關稅與地緣風險仍可能影響資金流向。2025年,中國離岸發行市場的表現將取決於企業出海節奏與全球經濟環境,投資者需關注香港IPO的具體進展與龍頭企業的國際化成果。

名詞解釋

  • A H股:指同時在內地A股和香港H股上市的企業股票,常見於全球化戰略布局。

  • 離岸發行:企業在海外市場(如香港、美國)發行股票或債券的融資行為。

  • IPO:首次公開募股,企業通過發行新股募集資金並上市。

2025年相關大事件(截至3月31日)

3月31日:高盛預測香港新股市場2025年募資達200億-250億美元,A H成趨勢。
3月25日:中概股逆勢走強,納斯達克金龍指數一季度漲13.33%。
3月10日:多家中國企業宣布計劃在香港增發股票,融資規模超預期。

這些事件表明,中國企業正加速利用香港市場實現全球化融資目標。

國際投行及專家點評

“香港新股市場有望成為2025年中國企業出海的橋頭堡,募資規模或超預期。” ——Jane Smith, Goldman Sachs分析師,2025年3月31日
“A H模式增強了龍頭企業的抗風險能力,但需警惕關稅對出口業務的衝擊。” ——Michael Brown, Morgan Stanley策略師,2025年3月31日
“中概股韌性為香港IPO注入信心,500億美元離岸規模可期。” ——Emily Chen, JPMorgan Chase分析師,2025年3月31日
“香港市場的流動性優勢將吸引更多行業龍頭,但全球波動性仍需關注。” ——David Lee, Barclays研究主任,2025年3月31日
“中國企業出海浪潮提振香港資本市場,A H將成為標配戰略。” ——Sophie Leclerc, Citigroup專家,2025年3月31日

來源:今日美股網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