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4月2日 13:46,國企共贏ETF(159719)下跌0.13%,最新報價1.5元,盤中成交額已達721.48萬元,換手率2.75%。
拉長時間看,截至2025年4月1日,國企共贏ETF近1年累計上漲3.73%。
規模方面,國企共贏ETF近1年規模增長8876.78萬元,實現顯著增長,新增規模位居可比基金1/3。
份額方面,國企共贏ETF近半年份額增長2100.00萬份,實現顯著增長,新增份額位居可比基金1/3。
消息面上,3月29日,在2025中關村論壇期間,國務院國資委舉辦以“強科學發現之源、築材料發明之基”為主題的“企業發現與發明論壇”。相關負責人表示,企業作為科技創新主體,要更加重視原始創新,更為有效深化產學研協同。要共同加強基礎研究,聯合全球高水平大學、科研機構,主動凝練需求,加強原創性顛覆性技術創新,促進更多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共同推進範式轉型,緊跟前沿、抓住機遇,讓“AIforScience”成為解決科學問題的“新鑰匙”,積極擁抱“科學智能和機器猜想”,以範式智變推動研發效能質變;共同深化國際合作,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強化學術交流、人才交往,不斷提升合作層次和水平,推動基礎研究成果惠及世界人民。
申萬宏源表示,25Q2防禦思維或占優階段,看好高股息有絕對 相對收益。保險配置類機構對高股息資產的定價影響正在增強 高股息相對性價比已處於高位,股債比較也極具性價比。
國企共贏ETF(159719)緊密跟蹤富時中國國企開放共贏指數,指數由100只成分股構成,包括80個A股公司和20個在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該指數前十大成分股均為“中字頭”股票,包括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建築、中國移動(A、H股)、中國鐵建、中國海油、中國中鐵、中國海洋石油、中國神華。
大灣區ETF(512970)緊密跟蹤中證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主題指數。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中證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主題指數(931000)前十大權重股分別為比亞迪(002594)、中國平安(601318)、招商銀行(600036)、立訊精密(002475)、美的集團(000333)、匯川技術(300124)、邁瑞醫療(300760)、中興通訊(000063)、格力電器(000651)、TCL科技(000100),前十大權重股合計占比53.49%。
相關產品:國企共贏ETF(159719),場外聯接(A類:020781;C類:020782);大灣區ETF(512970)。
以上內容與數據,與界面有連雲頻道立場無關,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