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讀
美元走勢低迷
根據 www.TodayUSStock.com 報道,周一,美元指數(DX=F)小幅回升至99.32,但仍徘徊於近三年低點。受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關稅政策引發的市場不確定性影響,投資者對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信心動搖。美元上周經曆重挫,IG市場分析師托尼·西卡莫爾(Tony Sycamore)表示:“美元面臨的壓力源於政策的不連貫性,市場不確定性仍在持續發酵。”相比之下,美元兌瑞士法郎上漲0.34%,但上周五曾跌至十年低點,創兩年多來最差單周表現。
貨幣對 | 最新變動 | 上周表現 |
---|---|---|
美元/瑞士法郎 | 上漲0.34% | 跌至十年低點 |
美元指數 | 99.32 | 接近三年低點 |
關稅政策混亂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反複無常加劇了市場波動。上周五,白宮宣布對從中國進口的智能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暫時豁免高額關稅,但特朗普隨後表示豁免將是短期行為。西卡莫爾指出:“這種隨意且強硬的政策手法令市場無所適從。”投資者預計未來一周市場將持續動蕩,全球供應鏈因中美貿易戰升級而面臨更大壓力。關稅的不確定性直接削弱了美元的吸引力,促使資金流向其他市場。
其他貨幣表現
在美元疲軟的背景下,歐元表現搶眼,最新報1.1344美元,上周飆升3.6%,觸及三年高點。西卡莫爾預測,歐元可能在7月底或8月初升至1.20美元。此外,日元兌美元下跌0.2%至143.79,英鎊下跌0.33%至1.3084,澳元上漲0.15%至0.63035,延續上周超4%的漲幅。離岸人民幣下跌0.17%至7.2941,上周觸及曆史低點,反映了貿易戰對亞洲貨幣的衝擊。
貨幣 | 最新價格(兌美元) | 變動 |
---|---|---|
歐元 | 1.1344 | -0.13% |
日元 | 143.79 | -0.2% |
人民幣(離岸) | 7.2941 | -0.17% |
去美元化趨勢
德意誌銀行外匯研究全球主管喬治·薩拉維洛斯(George Saravelos)表示:“市場正在重新評估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結構性吸引力,去美元化進程正在加速。”投資者對持有美國資產的信心下降,資金加速流向歐洲等地,推動了歐元等貨幣走強。薩拉維洛斯強調,美元和美國債券市場的同步下跌是去美元化的明顯信號,但未來全球金融體系的新平衡仍不明朗,需密切觀察這一趨勢的演變。
美債市場拖累
上周,美國國債市場遭遇劇烈拋售,10年期國債收益率升至4.47%,創下數十年來最大單周漲幅。拋售部分源於對衝基金快速平倉所謂的基礎交易,這對美元構成重大拖累。薩拉維洛斯指出:“美債市場的動蕩加劇了美元的脆弱性,投資者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擔憂正在上升。”盡管周一美債市場暫未見明顯回暖,但收益率高企可能進一步抑制美元反彈空間。
編輯總結
美元面臨的壓力折射出全球金融市場對美國經濟政策的不信任。特朗普關稅政策的反複無常擾亂了市場預期,推動資金流向歐元等其他資產。去美元化趨勢的加速與美債市場動蕩形成共振,可能重塑全球貨幣格局。未來,貿易戰走向和美國經濟數據將成為決定美元走勢的關鍵,市場需保持高度警惕。
名詞解釋
美元指數:衡量美元兌一籃子主要貨幣表現的指標,反映美元的國際購買力。
去美元化:減少對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依賴的過程,通常伴隨其他貨幣影響力上升。
美國國債收益率:反映美國政府債務成本的指標,影響全球資本流動。
基礎交易:對衝基金利用國債和期貨市場價差進行的套利交易。
2025年相關大事件
2025年4月10日:白宮宣布對部分中國進口電子產品暫時豁免高額關稅,但特朗普表示豁免期限將短暫。
2025年3月20日:美元指數跌破100,觸及三年低點,市場對美元儲備貨幣地位的信心受挫。
2025年2月15日: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飆升至4.5%,創近年最大單周漲幅。
2025年1月5日:中國對美國商品加征報複性關稅,中美貿易戰進一步升級。
專家點評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正在削弱美元的全球吸引力,歐元和日元可能在短期內繼續受益。” —— 摩根大通外匯策略師 Daniel Hui,2025年4月5日
“美債收益率的快速攀升反映了市場對美國財政狀況的擔憂,美元的反彈空間有限。” —— 瑞銀集團全球首席經濟學家 Pierre Lafourcade,2025年3月25日
“去美元化不是一夜之間完成,但當前趨勢表明全球金融市場正在尋找新的平衡點。” —— 高盛外匯研究主管 Sarah Ying,2025年4月1日
“美元的疲軟與貿易戰高度相關,若中美緊張局勢持續,美元指數可能進一步跌向95。” —— 巴克萊銀行首席分析師 Michael Gapen,2025年3月15日
“資金流向歐洲是當前市場的主旋律,歐元升值可能推動歐央行重新審視貨幣政策。” —— 花旗銀行外匯策略師 Veronica Clark,2025年3月30日
來源:今日美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