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菜保,今天和大家聊聊最近比較熱門的一個話題:長期護理險,前幾天央視還專門報道了這個事情。
生而為人,誰都有老去的一天!當你老了,如何有個體面的晚年,成為越來越多人開始考慮的問題。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2.54億,其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已超4000萬人,而這一數字還在增長。
《2018-2019中國長期護理調研報告》 中還有這樣一組數據:有11.8%的老年人處於失能狀態,也就是說,超過11%的老年人在穿衣、吃飯、洗澡、如廁等方面的基本生活中無法完全自理。基本自理能力的衰退也伴隨着獨立生活能力的退化,25.4%的老年人需要全方位照料。
假如有一天,我們不幸成為其中的一員,我們所想到的養老方式有三種:
1、傳統人群的選擇:養兒防老
“養兒防老”靠譜嗎?縱然我們幸運養了個孝順的兒女,就老有所依了嗎?
80後、90後大部分是421家庭模式,兩個年輕人要負擔起4個老人的養老重任和至少一個孩子的家庭壓力,失能老人的長期照料是對精力和財力的巨大考驗,可能為了照顧老人,家庭中的年輕人可能失去提高自己收入的機會,最終也會使家庭面臨很大的經濟壓力。
2、有錢人的選擇:專業養老機構
菜保心中理想的老年生活是入住高端養老機構,享受五星級的養老服務。我們都配擁有嗎?
舉個例子:泰康養老社區可提供從吃喝玩樂到生活起居照顧的高品質養老生活。但入住條件是:保單總額最低200萬,可以搶先鎖定將來的入住權,且入住後月費1萬起。作為普通的工薪一族的菜保,不配擁有這夢想的老年生活。
3、新潮人群的選擇:抱團養老
抱團養老是國外傳入的新潮養老方式,跟三五知己或閨蜜們居住在鄉下,過着種花養菜,互相照顧的田園生活。但現實是殘酷的,如果你搜一下相關抱團養老的消息,大部分都會因生活習慣、性格或經濟因素而拆夥。
體面的老年生活的確很難,這個問題已即將成為全國性的難題。
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家醫保局於2016年出台新的社保“第六險”長期護理險,並推行上海、廣州、青島等15個試點城市,至2020年又新增北京、天津、福州、昆明等14個試點城市。
被稱為社保“第六險”的長期護理險究竟是什麼險?擁有體面的老年生活能靠它嗎?
菜保今天給大家詳細講一講這個險種吧。
長期護理險是指:因日常生活能力障礙引發護理需要為給付保險金條件的保險,屬於健康保險的一種。
大白話說:一種能為因老、弱、病、殘等情況而喪失自理能力,需要入住機構接受長期康複和支持護理,或者在家中接受他人護理時支付的各種費用給予補償的健康保險。
大部分地區規定,60周歲及以上的職保退休人員或居保人員,本人自願申請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經評估護理需求等級為二至六級的,可以由定點護理服務機構為其提供相應的護理服務,並按規定報銷護理費用。
它是依據參保人享受的護理等級、服務提供方式等等,來對應制定差別化的待遇保障政策,總體基金支付水平控制在70%左右,通常情況下,患者的失能程度決定着護理服務的強度、時間和花費。
舉個例子:一位上海患有老人癡呆症的老人,老人每周5小時的上門醫療照護,費用65元1小時,自己只需掏6.5元,其餘90%由長期護理險基金支付。2019年,這項服務已惠及失能老人近50萬人。
長期護理保險,不僅能為老齡化社會提供更完善的公共保障,也為子女分擔了老人所給他們帶來的責任與壓力。
不過,目前長期護理險還是試點階段,而且是從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群起步,且經醫療機構或康複機構規範診療、失能狀態持續6個月以上的才符合標準。
另外,部分地區財政緊張也導致長期護理險籌資受到威脅,而護理人員缺失以及失能老人需要長期陪伴等問題也有待解決。
因此,菜保建議:有條件的話,還是應該給家中的老人加強風險保障。
老人配置保險的思路是:防癌醫療險+防癌險+意外醫療。
以老人的健康狀況,很難通過重疾險的健康告知,即使符合條件能買上,杠杆也不高,甚至可能出現保費倒掛的情況。
而壽險是給家庭經濟支柱配置的,老人一般已經不承擔家庭經濟責任了,買的必要性不大。
至於醫療險,由於年齡限制和健康告知限制,老人一般很難買上了。
因此,我們可以用防癌醫療險和防癌險,分別代替百萬醫療險和重疾險。
雖然保障範圍相對小了一點,但健康告知比較寬松,而且保障癌症的必要性也是很大的。
在這里,菜保給大家做了一個60歲老人可參考的保險配置:
如果你預算不夠,可以僅配置低配版:防癌醫療險+意外險,年保費才637元,就能堵住意外以及癌症高治療費用的風險缺口。
如果你預算比較充足,可以再搭配一份長期防癌險(泰安心),泰安心是一次性賠付的,這筆錢可以用於治療期間的生活費和雇請護工的費用。
來源:微信公眾號菜鳥理財
ID:cainiao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