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國內外政經熱點解讀>正文

IMF叕下調全球增長預期,至10年來最慢!中國GDP增速預測首次低於6%

文 / 秋名山嫩司機來源:FX168財經網

北京時間10月15日21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又一次下調了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稱由於緊張的貿易局勢損害經濟擴張,世界主要經濟體增速普遍減緩。

 

這是IMF連續第五次,年內第四次下調全球經濟增速預期。

 

IMF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

媒體社報道,IMF周二(15日)發布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表示,今年世界經濟料增長3%,低於7月估計的3.2%;2020年預估從3.5%下調至3.4%。

 

對今年的預期為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這也是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最低水平。IMF表示,全球經濟正以金融危機以來最慢的速度增長。 

 

IMF稱,最新全球經濟展望預估顯示,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連續四次下調,主要原因在於全球貿易摩擦的影響加重。

 

2019年1月,IMF將2019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期由此前的3.7%下調至3.5%。

2019年4月,IMF將2019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期由3.5%下調至3.3%。

2019年7月,IMF將2019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期由3.3%下調至3.2%。

2019年10月,IMF將2019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期由3.2%下調至3%。

這項預估成為本周IMF和世界銀行在華盛頓召開的年度會議的黯淡背景。此次會議上,新上任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將接手一系列難題,從貿易停滯到受困於IMF計劃的一些新興市場國家的政治反彈。

 

IMF新總裁格奧爾基耶娃(圖源:BBC)

 

全球經濟展望報告詳細說明了中美貿易戰造成的經濟困境,包括直接成本、市場動蕩、投資減少以及供應鏈被破壞導致的生產率下降。

 

IMF表示,到2020年,已宣布的關稅舉措將令全球經濟產出減少0.8%。格奧爾基耶娃上周表示,這換算成金額為減少7000億美元,相當於瑞士的經濟規模。

 

IMF指出,2018年來自發達經濟體的外商直接投資(FDI)“幾乎停頓”。先前幾年一直增長,但2017-2018年間減少約1.5萬億美元,完全是出於大型跨國企業的金融運作,包括應對美國稅法變更。

 

2018年全球車輛購置減少3%,緣於中國稅惠到期後需求減少,及德國等歐元區國家采用新排放標準後的生產調整。受提高關稅、貿易政策長期不確定、及汽車業低迷的影響,全球2019年上半年貿易僅增長1%,創2012年以來最弱。

 

在2018年增長3.6%後,如今IMF預估2019年全球貿易量料僅增長1.1%,較7月與4月的預估分別低了1.4個與2.3個百分點。

 

盡管預測2020年貿易增速料將反彈至3.2%,不過IMF表示,風險仍“偏向下檔”,美國與中國經濟都會受到明顯拖累。

 

IMF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成長為3.4%,較7月預測少了0.1個百分點,且容易受到下檔風險的影響,包括貿易情勢惡化、脫歐相關幹擾,以及金融市場突然湧現避險情緒。

 

中國明年增長預期下調至6%以下

另外,IMF還全面下調了美國、歐洲、中國和印度的增長預期。

 

相較7月的預測,此次IMF對中國2019、2020年經濟增速預測分別下調0.1和0.2個百分點至6.1%和5.8%。這是中國加入WTO以來首次經濟增速被下調至6%以下。

 

圖源:IMF報告

 

在外部不確定性仍存的背景下,未來中國經濟仍將面臨一定下行壓力。例如,中國9月官方制造業PMI由8月的49.5改善至49.8,但連續第五個月仍位於收縮區間。三季度PMI均值為49.7,較二季度上升0.1個百分點,但新訂單子指數由二季度均值50.3降至50.0,表明需求低迷。

 

10月15日公布的金融數據顯示,9月信貸超預期增長1.69萬億元,新增社會融資規模達2.27萬億元,M2增速回升0.2個百分點至8.4%,M1增速仍維持在3.4%,表明近期央行一系列適度逆周期調節措施的成效在金融數據層面有所體現,後續仍需觀察。

 

IMF表示,中國是全球投資支出最高的國家,2019年投資的放緩相較於進口的放緩則較為有限。導致進口疲軟的因素包括出口增長下降,對汽車以及如智能手機等科技產品的需求下降。 

 

中國海關總署周一公布中國9月進出口數據,以美元計價9月出口同比下降3.2%,進口同比下降8.5%,9月出口降幅為今年2月以來最大。

 

中國上海洋山港碼頭(圖源:新華網)

 

據路透社報道,從需求端的數據來看,全球貿易需求較差成為制約中國出口增長的重要因素。中國貿易差額主要取決於出口和進口回落的速度,如果全球經濟回落風險和貿易摩擦的風險更大,那麼可能會制約出口增速從而導致中國貿易順差收窄;如果中國內需不振,從而限制進口增速,並且回落幅度快於出口增速,那麼可能會導致“衰退式”順差。目前看來,進口所表征的內需還是更弱一些,衰退式順差仍在持續。

 

此外,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二公布,9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3%,高於路透調查預估中值的2.9%,上月為2.8%,9月CPI同比漲幅為2013年11月以來最高,當時亦為3%。

 

數據並顯示,9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1.2%,上月PPI同比降0.8%,PPI同比已連續三個月處於負值,PPI同比增幅為2016年7月以來最低,當時為-1.7%。

 

IMF建議,目前中國最重要的政策目標就是提升增長的可持續性和質量,同時要應對外部不確定性和全球需求放緩。中國也要降低對於債務的依賴,削減廣泛存在的隱性擔保,加強宏觀審慎管理工具等。

 

貿易戰取消將提振全球GDP增長0.8%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戈皮納特(Gita Gopinath)周二表示,若美國和中國取消自2018年初以來互相實施的所有關稅,到2020年底將使全球經濟產出增長0.8%。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部主任戈皮納斯於2019年10月15日在華盛頓舉行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秋季會議上發表簡報。(圖源:聯合早報) 

 

IMF首席經濟學家戈皮納斯(Gita Gopinath)表示:“制造業活動和全球貿易急劇惡化,關稅提高和長期的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損害了投資和資本貨物的需求,從而導致增長疲軟。”

 

全球貿易增速在2019年上半年僅為1%,為2012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主要原因是關稅上調、貿易政策的長期不確定性,以及汽車行業的低迷。

 

關稅繼續嚴重影響企業信心,戈皮納特表示,並補充說,“貿易休戰的這些變化具有永久性和持久性的特點至關重要。”

 

戈皮納特對上周中美達成初步和部分貿易協議的消息表示歡迎,並敦促雙方繼續努力,以結束貿易緊張局勢。

 

特朗普會晤劉鶴(圖源:新華社)

 

 
“在增速為3%的情況下,沒有政策失誤的餘地,決策者迫切需要共同緩解貿易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IMF稱,“貿易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以及相關的政策不確定性增加可能會削弱基本預測的增長。”

 

皮納特表示,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協議的細節,如果美國和中國在10月15日和12月15日加征關稅,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將下降0.8%,但如果兩國放棄加征關稅,全球GDP將僅下降0.6%。

 

“基於現在的情況,如果取消所有的關稅,那些在2018年和2019年加征的關稅,包括那些已經宣布的,到2020年底,將使全球GDP增長0.8%,“戈皮納特稱。

 

IMF上個月表示,如果保持自2018年以來實施或威脅實施的所有關稅,全球GDP將下降0.8%。這是IMF首次明確表示取消關稅的積極影響。
分享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