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曆了7年長跑,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終於完成協商之際。
印度決定不加入RCEP!
印度態度一變再變
第35屆東盟峰會於11月2日在泰國曼谷開幕,涵蓋16國的RCEP談判能否在此次峰會中完成備受矚目。
此前這項協定已經進行了7年談判,而印度正是其中主要阻礙。
▲早在2017年4月3日,美國媒體社發表文章稱,印度拖了RCEP談判的後腿,如印度退出或將更好(圖源:媒體社截圖)
在本輪峰會談判中,印度面對RCEP的態度也是一變再變。
11月3日,泰國《曼谷郵報》報道,RCEP談判進入最後關鍵階段,15國都在等着印度做決定。
日經亞洲評論援引多名消息人士的話說,剩餘15國都等着印度達成協議。一名東南亞國家的部長表示:“15個國家已經完成討論,只剩一個國家,我們等着這個國家解決他們的問題”。
▲《日經亞洲評論》:中國、日本和東盟正在等待印度批準簽署RCEP貿易協定
11月4日,路透社援引泰方消息稱,各國部長3日晚就RCEP協議談判到深夜。泰國商務部長朱林4日表示:“昨晚已經完成協商(The negotiation last night was conclusive)。”
“今天晚些時候,各國領導人將共同宣布RCEP協議的成功,印度也將參與其中,將會一起發表聲明,”朱林說:“協議將在明年簽署。”
▲泰國:RCEP完成協商,印度將一起發表聲明(圖源:路透社截圖)
然而不久之後,《印度時報》報道,11月4日,印度官方宣布不加入由東盟十國發起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RCEP),並稱“我們在核心利益上不會妥協,RCEP協定沒有體現其初衷”。
印度總理莫迪11月4日表示,由於在關稅、與其他國家的貿易逆差和非關稅壁壘方面存在分歧,印度決定不簽署RCEP。
印度決定不加入RCEP(圖源:《印度時報》截圖)
對此,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4日毫不掩飾不滿情緒:“我對RCEP談判非常失望,我認為第一年就應該結束談判。”
據悉,RCEP是由東盟10國2012年發起,邀請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6個對話夥伴國參加,旨在通過削減關稅及非關稅壁壘,建立一個16國統一市場的自由貿易協定。
RCEP涵蓋範圍(圖源:馬來西亞《南洋商報》)
按照計劃,協定將涵蓋約全球人口的一半,國內生產總值約占全球的32.2%,貿易額約占全球的29.1%,達成後將成為全球涵蓋人口最多、最具潛力的區域自貿協定。
印度為什麼不加入RCEP?
媒體社稱,長期以來,印度一直是RCEP的主要抵制國,原因是印度國內強烈反對該協議,擔心該國會被中國商品淹沒。
印度公共廣播公司Prasar Bharati News Services在其推特上援引莫迪的話說:“目前的RCEP協定沒有充分體現RCEP的基本精神和一致的指導原則,它沒有令人滿意地解決印度的問題和關切...印度不可能加入RCEP。”
圖源:推特截圖
另據《印度時報》4日早些時候報道,莫迪表示:“我們的農民、商人、專家和產業都在這一決定(簽署RCEP)中有利益關系,同樣重要的還有工人和消費者,正是這些人讓印度成為了一個巨大的市場,以及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當我評估RCEP時,我必須尊敬所有印度人的利益,但是我並未得到一個積極的答案,因此我的良心不讓我加入RCEP協定。”
印度總理莫迪在RCEP領導人會議(圖源:聯合早報)
作為新興經濟大國不斷崛起的印度在談判的最終局面下加強對自由化的慎重態度,原因主要有兩個。
首先是對貿易逆差擴大的擔憂。印度是有約13億人的人口大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僅為逾2000美元,產業競爭力仍然較低。
《南華早報》指出,莫迪正面臨來自國內的批評,不少聲音認為,印度已經對其他15國存在貿易逆差,RCEP更會帶來大量進口貨物,將對當地工業造成衝擊破壞。
例如在乳品領域,該行業就擔心來自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的乳制品會威脅本地奶牛養殖戶。而中日韓的廉價電子產品也可能對該國本土企業造成衝擊。
印度對RCEP國家的貿易逆差情況(圖源:媒體社)
第二是印度國內對開放市場的反對有可能導致莫迪的政治基礎出現動搖。
莫迪領導的執政黨通過5月大選的勝利,看似鞏固了第2任期的基礎,但由於經濟減速,在10月底的邦議會選舉中議席大幅減少。
2014年上任的總理莫迪此前保持了7~8%的高增長,但目前迎來政權首個經濟減速局面,今年二季度,印度GDP增長率降至5%,創6年新低,失業率也達到曆史最糟糕水平。印度談判人士稱,如果自由貿易擴大,農業等印度本國產業有可能遭受嚴重打擊。
而在莫迪宣布不加入RCEP後,印度經濟時報評價稱,沒簽署RCEP反應莫迪強大的領導能力。
RCEP協議明年簽署
暫時沒有了印度,RCEP的規模會小一點,但它仍將是世界最大的自貿區之一。
商務部網站11月4日晚消息,會後RCEP領導人發布了聯合聲明,表示全面區域經濟夥伴關系協定將於明年簽署。
聲明表示,15個RCEP成員國已經結束全部20個章節的文本談判以及實質上所有的市場準入問題的談判,所有國家同意在年底前完成所有有關市場準入的磋商。下一步將進行法律審查,以便讓該協議在2020年正式簽署。
聲明還稱,印度決定繼續談判,所有RCEP成員國將共同努力以彼此滿意的方式解決這些未決問題。“印度的最終決定將取決於這些問題的圓滿解決。”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表示能夠理解印度的處境。他透露,印度總理莫迪在RCEP峰會上也提出對參與RCEP的擔憂,但李顯龍總理期盼印度最終能“全面參與協定”。
RCEP領導人會議(圖源:中國政府網)
泰國政府發言人3日表示,東南亞國家致力於在2020年2月底之前簽訂協議,打造有可能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貿易區。
即便不包括印度,RCEP國家也占了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的近三分之一,但印度決定暫不加入意味着,這些國家所占人口比例從約一半降至不到三分之一。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在峰會前受訪時形容,RCEP現在是“15方先往前走”,但協定保持開放,“印度準備好隨時可以加入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