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國內外政經熱點解讀>正文

“4.4元難聽,再便宜點”,國家醫保97個藥品談判成功,新藥平均降價60%

文 / 秋名山嫩司機來源:FX168財經網

11月28日,2019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正式公布,有97個藥品通過談判,新加入到醫保報銷的行列中來,不少藥企直言不諱:已經給出全球最低價!

從5.62元砍到4.36元

“4.4元的話,這樣吧,4太多,中國人覺得難聽,再降4分錢,4.36,行不行?”一段醫保局專家與藥企代表談判的視頻昨日在網上流傳引發熱議,被媒體稱作“靈魂砍價”。

這次靈魂砍價的藥品為達格列淨片(安達唐),是治療2型糖尿病的“標杆”,一粒10mg,降糖效果好。

在談判剛開始時,醫保局相關工作人員就開誠布公:“報價有兩次,如果兩次達不到我們的心理價位,那就自己出局。”

達格列淨(10mg)市場價格為每片15.96元,藥企的談判代表一開始就報出了5.62元的低價,從他期意的眼神中能夠感受到企業代表內心的緊張。

但這顯然不夠,在談判組專家的勸導下,價格從5.62元→4.72元→4.62元→4.50元→4.40元。

最終報到4.40元的時候,已經是低於韓國市場(4.62元)的全球最低價,期間藥企談判代表兩次打電話請示,與老板商量報價。

 

最後4.4元的報價楞是因為說“4太多不好聽”,又被談判組專家砍了4分錢,藥企最終同意以全球最低價4.36元成交!

即便壓到全球最低,制藥公司人員也十分高興。他表示,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市場也非常重要。同時,中國政府一直不斷改善投資環境,對外資企業的吸引力也越來越大。

藥企代表簽字(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參與談判的浙江省醫保醫藥服務管理處處長許偉表示,有的藥品我們是一分一分往下談。一分錢,對全國來說,可能就是幾十萬甚至幾百萬。我們這次談判總的方向就是盡可能減輕老百姓負擔。

對於這種錙銖必較的砍價方式,網友紛紛點讚,表示:頭一次見到砍價砍得這麼理直氣壯! 

圖源:新浪微博

 

 

97個藥品談判成功

一片藥從5.62元砍到4.36元,這場談判只是醫保局與藥企上百場談判中的一場。

本次談判共涉及150個藥品,包括119個新增談判藥品和31個續約談判藥品,數量創下曆史新高。從談判結果看,150個藥品,共談成97個,全部納入目錄乙類藥品範圍。

119個新增談判藥品中,談判成功的藥品為70個,價格平均下降60.7%,新增品種談判成功率58.8%。 

國家醫保局在聲明中稱,2019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新增的進口藥品基本都是“全球最低價”。

此次談判中慢性病用藥降價明顯,三種丙肝用藥的價格降幅平均在85%以上,腫瘤、糖尿病等治療用藥的降幅平均在65%左右。

31個續約藥品,談判成功27個,價格平均下降26.4%,續約成功率87.1%;托伐普坦、拉帕替尼、氟維司群、重組人幹擾素β-1b未續約成功。 

對於這4個未談判成功的續約,藥品國家醫保局表示,目錄內藥品的續約談判,不成功會對患者用藥的延續性和可及性造成影響。但目錄內基本都有類似或療效更好的藥物可供替代。

另外,對於尚未納入目錄或本次談判不成功未能準入的品種,在綜合考慮臨床需求、醫保基金承受能力、企業降價意願等因素後,符合條件的將有機會再次納入談判範圍。

▼圖表:2019年國家醫保談判準入藥品名單-西藥部分(圖源:國家醫保局)

注:部分品種未公布醫保支付標準

 

 

中國監管機構稱,為了進入國家醫保報銷藥品目錄,包括羅氏和諾華制藥在內的醫藥巨頭已經將“貴族藥”開出了“平民價”,進口藥品基本都給出了全球最低價。

據中新網報道,“今年我們共有2個新藥談判成功,並有1個續約成功,基本都是全球最低價。”諾華腫瘤(中國)市場準入部負責人鄧閱昕向記者透露。

路透社表示,納入醫保報銷藥品目錄可以打開較小城市的市場,從而推動銷售增長,但部分業內人士警告,只在中國大幅降價可能招致其他市場對這些藥企的批評。

專注於生物藥劑學領域的Loncar Investments執行長Brad Loncar表示:“中國目前是並且將來也是最重要的高量低價市場,因此國際藥廠認為他們將不得不大幅降價以換取銷量。”

患者能省多少錢?

談判成功後,患者無疑是最大的受益者。

初步估算,新增的70個藥品降幅為60.7%,納入醫保乙類目錄後,這些藥品在各地實際報銷基本都在60%以上。續約的27個藥品降幅為26.4%,患者個人自付比例也將同步下降。

國家醫保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司長熊先軍表示,通過談判降價和醫保報銷,保守估計,患者個人負擔水平將降至原來的20%以下,個別藥品降至5%以下。 

國家醫療保障局新聞發布會(圖源:央視新聞)

 

 

據央視獨家披露,國家醫保局初步測算,按照70種新藥2018年在各地的招采價計算,這些藥品2020年總銷售額將達到285億元,而談判過後,實際支付的總費用降至99億元。 

此次談判成功的藥品,將於2019年12月底前在省級藥品集中采購平台上直接掛網,2020年1月1日正式實施新版醫保目錄,協議有效期至2021年12月31日。

國家醫保局自2018年5月掛牌以來,一共與藥企進行了三次重大談判。每一次談判成果帶給廣大患者的都是實實在在的支出節省。

第一次談判:2018年9月16日,內容為新一輪抗癌藥醫保準入專項談判。最終17種藥品談判成功,2018年10月10日正式納入醫保報銷目錄,平均降幅達56.7%。

第二次談判:2018年12月,內容為國家組織的藥品集中帶量招標采購談判,業內稱為帶量采購。最終,31個試點通用名藥品有25個集中采購擬中選。與試點城市2017年同種藥品最低采購價相比,擬中選的25個藥品價格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96%。

第三次談判:2019年11月11日-13日,內容為2019年國家醫保準入藥品談判。最終,150個藥品,共談成97個,全部納入目錄乙類藥品範圍。

看似波瀾不驚,幾輪談判來回就做成了幾百億的大買賣,其實暗流湧動——各方博弈到了短兵相接的程度,正是此次醫保價格談判的難處所在。

受談判結果影響,今日(11月29日)A股開盤,醫藥股大幅走弱。

通化東寶逼近跌停,凱普生物、貝達藥業、大博醫療等跌近8%。權重醫藥生物股恒瑞醫藥跌逾5%,複星醫藥跌逾2%,長春高新跌逾5%,康泰生物跌逾4%,安圖生物跌逾6%。

國信證券表示,本輪醫保談判成效顯著,降價幅度符合預期。新增品種平均降價60.7%,續約品種平均降價26.4%,降價幅度基本符合市場預期,充分發揮了醫保以量換價的優勢。 

分享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