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表現】
今日,滬深兩市雙雙大漲,悲觀情緒緩解,券商、銀行板塊一路強勢,成為全天指數上行的主要推力,隨着年報與一季報披露,白馬股成為當下的主線。
截至收盤,上證綜指漲3.2%,創一個月來最大日漲幅,創業板指漲4.1%,萬得全A漲3.4%。兩市成交額為8363億元,較上日放大兩成。北向資金全天淨流入110多億元,創近四個月新高,滬股通淨流入70.77億,深股通淨流入46.67億。
本周,上證綜指跌0.43%,結束此前連續兩周大漲;深證成指漲0.28%,強勢連漲12周;創業板指跌0.02%。3月,上證綜指漲5%;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均漲約10%。
【行業漲跌】
行業方面,今日全部行業實現上漲,僅紡織服裝、通信板塊漲跌小於2%,非銀金融漲幅高達6.46%,房地產、食品飲料、農林牧漁漲幅均在4%以上。
【個股動向】
個股方面,今日上漲個股數量為3290只,占全部A股比重高達91%,下跌個股數量僅為261只。
券商股上漲,中國銀河、海通證券、中信建投、東北證券、南京證券、東吳證券等近10股漲停;
地產股發力,宋都股份、大悅城、華鑫股份、京漢股份、鳳凰股份漲停,萬科A、保利地產漲逾6%;
白酒股走強,伊力特、洋河股份漲停,五糧液漲逾5%,貴州茅台漲近6%,總市值超過中國銀行;
計算機板塊大漲,禦銀股份、太極股份、科藍軟件、頂點軟件、中國長城等逾10股漲停;
工業***回調,華升股份、恒天海龍、東風股份、恒豐紙業、壽仙谷等多股一度跌停。
【要聞回顧】
第一則消息關於央行貨幣政策操作。2019年以來,央行通過全面降準、TMLF等貨幣政策工具,維持市場流動性相對充裕。隨着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鴿派”,國內降息、降準的預期再次抬頭。
格上認為:我國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表示,貨幣政策會松緊適度,但不會大水漫灌。因此,來宏觀政策既要防止對衝不及時、力度不夠,也要防止力度過大、重走老路。
目前我國降準空間仍大,降準仍是貨幣政策工具首選,這是一種成本較低的補充,有利於為銀行減負,降低負債成本,進而為銀行補充利潤,使得銀行流動性更願降低實際經濟的貸款利率。
第二則消息關於融創拿地。融創中國董事會主席兼執行董事孫宏斌在2018年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去年底今年初融創拿了些比較好的地,主要在一二線城市,量不小,今年拿地會非常小心。因為最近土地市場偏熱,但未來售價大幅上漲的可能性比較小,所以拿地要非常謹慎。
格上認為:在三四線城市庫存消化之後,棚改貨幣化逐漸退潮,目前從基本面來看,三四線城市呈現人口淨流出狀態,土地供給較為充沛,未來房價可能會呈現震蕩或者下行狀態。從目前很多房地產公司將主要業務從三四線城市轉向一二線城市就可以看出。
【大咖觀點】
近期土耳其匯率及利率再次大幅波動,阿根廷的匯率貶值幅度也在擴大,在全球央行已明顯轉向寬松的背景下,市場的困惑在於為何新興市場仍波動不斷?興業證券王涵發表如下觀點:
2018年新興市場波動的邏輯在於負債端的脆弱性。2019年以來,全球經濟周期向下確認,風險資產屬性是主要原因。美聯儲、歐央行在貨幣政策轉向上的節奏加快,也恰恰印證了全球經濟周期(包括美國的經濟周期)的拐點。在此背景下,全球避險情緒的上升,新興市場被拋售的邏輯在於其作為典型的風險資產的Beta屬性。
誰更易受衝擊呢?除了外部償債壓力高的經濟體(如阿根廷、土耳其)以外,資本市場外資參與度高、估值更高的新興市場(如巴西、土耳其、印度)受衝擊也將較大。
對中國的影響,短期來看,海外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意味着需要配置一些對衝風險的工具,如黃金、衍生品。但中期來看,中國的權益資產處於戰略配置期,這一判斷依然沒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