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市場數據一覽
指數表現
今日上證指數跌0.01%,報3591.71點。深證成指跌0.13%,報14367.60點,創業板指跌1.45%,報3196.19點,兩市成交額為9921.8億元。
北上資金
今日北向資金全天淨流入1.87億元,其中,滬股通淨流入19.57億元,深股通淨流出17.70億元。
行業表現
今日,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有14個上漲行業,銀行、國防軍工、通信領漲,漲幅為2.38%、2.20%、1.62%。公用事業、電氣設備、休閑服務領跌,跌幅為3.27%、1.99%、1.76%。
個股表現
今日2025只個股上漲,占A股比重約為45.3%,下跌個股數量為2265。
格上機會指數一覽
今日,格上機會指數為68.15,機會指數高於50榮枯線,近期市場回調之後,機會指數提升幅度較大,市場整體的性價比也有所提升,後期市場仍有擾動,但下行空間相對可控,建議投資者擇機分批布局。
溫馨提示:格上機會指數是針對通過A股目前的估值情況以及相對於其他資產的相對收益進行編制的,格上機會指數高於50,則表明目前A股市場的機會遠大於風險;格上機會指數介於1-50,表明市場仍有機會,但數值越小風險越大;格上機會指數小於0,則表明市場風險遠遠大於機會,必須馬上清倉。
熱點新聞點評
新聞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與美貿易代表戴琪舉行視頻通話。雙方進行了務實、坦誠、建設性的交流,討論了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中美經貿關系對兩國和世界都非常重要,應該加強雙邊經貿往來與合作。
二是雙方就中美經貿協議的實施情況交換了意見。
三是雙方表達了各自的核心關切,同意通過協商解決彼此合理關切。中方就取消加征關稅和制裁進行了交涉,就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產業政策等問題闡明了立場。雙方同意本着平等和相互尊重的態度繼續溝通,為兩國經貿關系健康發展和世界經濟複蘇創造良好條件。
格上認為:本次中美的交流被官方闡述為“建設性的交流”,可以看出本次的溝通或許是中美關系緩和的一個開端。目前全球經濟形勢都不容樂觀,中國雖走在了疫情後經濟複蘇的前列,但也逐漸步入了經濟周期的下行區間。美國更不用多說,不單單是疫情反複擾動着經濟的恢複,較長時間的超寬松貨幣政策也讓美國本土的通脹問題已然成了屋子里的大象。中國的最大的問題是需求不足和產能過剩,而美國的問題是供給不足和通脹難除。兩國之間合理的互幫互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對方目前最要緊的問題,這也是雙方在當前會晤的核心原因。
新聞二:穩增長預期出現,四季度經濟能否改善?十大券商發表觀點---迎接低位價值行情,低估值的收獲季,政策基調可能已經開始邊際變化。
中信證券認為,展望10月,其認為四季度經濟邊際將好於三季度;政策緊密協同後,市場的悲觀預期將得到改善;國內宏觀流動性仍將維持合理充裕,海外短期擾動帶來的影響相對有限,四季度有望迎來估值低估或調整較為到位的低位價值板塊的投資機遇。
配置建議:建議關注基本面預期有望回暖且估值合理的部分消費、醫藥板塊、前期受成本等問題***的低估中遊制造板塊及港股互聯網龍頭的估值修複機會。
國泰君安證券認為,盈利端下行預期已充分,分母端的持續發力將驅動十月行情。
1)盈利端下行預期充分:消費、地產持續回落,限電限產與雙控擾動生產,9月PMI下穿榮枯線,穩增長已成為市場共識。進一步映射至上市公司盈利表現,四季度盈利增速亦確實面臨較大下行壓力。但當前盈利的預期底已經出現,從未來12個月的移動盈利預期來看,近期已逐步見底並小幅回升。
2)分母端將持續發力:寬松超預期仍是分母端核心,10月MLF、逆回購大規模到期以及政府債發行提速,資金缺口較9月擴大,疊加局部信用風險的額外需求,寬松有望超預期。此外中美蘇黎世會晤釋放積極信號,市場風險偏好近期亦有所修複。
3)海外風險可控:美國債務上限問題得到緩解,美債利率仍有上行壓力,但中美貨幣政策的分化使其影響有限。
配置建議:低估值的收獲季。
1)無風險利率下行率先把握二次成長曲線驅動下行情持續性超過往,且具備高估值性價比的券商。
2)寬松周期開啟後市場實際盈利回升較慢,高景氣方向仍具稀缺性,應追尋三次能源革命中的新能源方向,尤其是估值性價比較高的BIPV、核電等方向;
3)此外新增業績有支撐且政策負面預期淡化的白酒。
中金公司認為,市場目前仍然處於“糾結期”,整體可能處於區間震蕩、輪動較快的格局,但無須悲觀;從近期地產政策以及“保供順價”政策微調看,政策基調邊際變化已經開始。市場風格可能仍將較為糾結,前期“配置更加均衡”的建議依然適用;隨着上遊價格局部見頂,配置也建議從中上遊周期逐步往中下遊行業開始調整。中期來看,偏成長的風格中期可能仍是重要的方向,制造類成長短期注意把控節奏,而前期預期較為悲觀且跌幅較大的消費成長賽道可能在逐步進入調整尾聲,建議自下而上擇股逐步布局。
配置建議:在領先與落後的板塊均衡配置。隨着上遊價格局部見頂,配置可逐步往中下遊調整,可關注如下方向:
1)高景氣、中國具備競爭力或正在壯大的產業鏈:電動車產業鏈、光伏、科技硬件與軟件、半導體、部分制造業資本品等。估值趨高短期波動可能加大,宜耐心並逢低吸納;
2)泛消費行業:消費成長賽道可能在逐步進入調整尾聲,建議自下而上擇股逐步布局,包括家電、輕工家居、食品飲料、醫藥等;
3)部分估值合理、格局或成長性較好的周期:本地原材料周期板塊仍有調整風險;同時受政策預期支持、相對落後的板塊可能有一定交易價值,如水泥等。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內容表述僅供參考,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格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