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全球第三大大米出口國越南從5月1日開始恢複大米正常出口,全球最大的大米進口國菲律賓的供應短缺憂慮逐步緩解。與此同時,中國國內米市也趨於飽和,終端需求緩慢下降,市場目光料將轉向新冠肺炎疫情對需求面的巨大衝擊。
全球最大的大米進口國菲律賓終於松了一口氣,隨着全球第三大大米出口國越南自5月1日起恢複大米正常出口,該國將收到越南交付的40萬噸大米。
此外,菲律賓還將尋求與緬甸、越南、泰國、印度和柬埔寨達成30萬噸大米的進口協議來補充國家庫存。
除了已經進口的71.8萬噸大米外,在菲律賓政府今年迄今頒發的270萬噸進口許可證中,有大約120萬噸將於今年5月交付。
菲律賓農業部長威廉·達爾(William Dar)3月時曾表示,今年菲律賓可能進口160萬噸大米,低於2019年的300萬噸。
在海外大米供應狀況逐步改善的同時,中國國內米市也趨於飽和,終端需求緩慢下降。
據中國糧油信息網報道,米企反饋,進入5月份大米基本是有價無市的狀態,因此前期居民囤貨部分需要時間消化,各地餐飲業整體恢複進程緩慢。自搶米事件以來滿負荷開機後,米企已從5月開始大幅降低開機率。此外,部分經銷商選擇在高速公路5月6日恢複收複前完成備貨。
柬埔寨政府5月2日公布,2020年前4個月向中國出口大米122,094噸,較上年同期增長28%。中國每年從國際市場淨進口大米300萬噸左右,2019年進口了245萬噸,主要來自泰國和越南。
對大米在內的糧食供應短缺擔憂正在逐步消退,市場目光將逐步轉向新冠肺炎疫情對需求面的巨大衝擊。
此前,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全球陸續有13個國家出台了限制農產品和食品出口的政策,這促使20國集團(G20)在4月21日就全球糧食安全問題緊急召開會議,並發布特別聲明稱將采取切實行動,保障全球糧食安全和營養。
來源:微信公眾號人民幣交易與研究
ID:Trading_C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