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惡性通脹陰影的籠罩下,總統拜登將於當地時間周五(28日)提交總值6萬億美元的預算案,這將令美國聯邦赤字在未來數年達到自二戰以後的最高水平;惟財長耶倫大派定心丸,稱不會大幅推升通脹。
這也是拜登上任後的第一份財案。據美媒報道,此次預算案重點升級國內基建及加強醫療保障、教育、其他社會服務。然而預算案支出龐大,到2031年總支出將增加到8.2萬億美元,並上升至美國經濟總規模的117%。
拜登做法是“劫富濟貧”?
知情人士透露,這份支出主要包括升級美國的基礎設施以及擴大社會保障網絡體系,此外還有其他增加可自由支配支出的計劃。這份提議展現了他試圖通過政府支出,幫助更多美國人獲得更舒適的中產階級生活,並提升美國工業在全球範圍內的競爭力,以及減少碳排放和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
為此,拜登計劃通過提高征收公司及高收入者稅收來為這份提案獲取資金,並且預計從2030年起縮小預算赤字。有政府官員稱,在未來15年中,稅收增加將完全抵消該計劃帶來的赤字影響。
但不可避免的是巨額赤字的出現,根據拜登本次預算案的提議,即使美國經濟從疫情中完全恢複,並以政府預測的最快速度增長,到2022年聯邦預算赤字仍將達到1.8萬億美元。
耶倫安撫通脹情緒
對此,也是美聯儲前主席的耶倫表示,拜登的基建等支出計劃不會大幅推升通脹。她預計當前的高通脹是暫時的,同時也表示白宮、國會和美國財政部都在密切關注通脹,需要時會有工具解決通脹的問題。
耶倫此番表態無疑是繼續為拜登的逾2萬億經濟計劃爭取支持。今年1月末走馬上任以來,耶倫多次公開為拜登的大規模財政刺激計劃發聲,並且不止一次試圖淡化這類刺激長期推動通脹大漲的可能性。
早在今年3月,耶倫曾發言解釋美國的通脹問題。她表示美國出現通脹的風險依然很低,處於可控水平,部分商品價格走高只是短暫現象,而即便整體通脹抬頭,美國也有足夠的工具加以應對。
本月上旬,耶倫又說月初公布的4月美國非農就業報告凸顯,經濟複蘇是漫長的過程,她對美國將進入通脹周期持懷疑態度。4月非農就業疲軟受到芯片供應短缺和軟木價格屢創新高影響。
2021-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