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6月1日),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的美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從上月的60.7上升至61.2。
具體分項指數方面:
新訂單指數錄得67%,較4月的64.3%上升2.7個百分點;
生產指數錄得58.5%,較4月的62.5%下跌4個百分點;
就業指數錄得50.9%,較4月的55.1%下跌4.2個百分點;
供應商交貨指數為78.8%,較4月的75%上升3.8個百分點;
積壓訂單指數為70.6%,比4月的68.2%上升2.4個百分點。
應關注就業下降
新訂單分項指數升向最近17年最高位,訂單積壓創下曆史新高。然而,值得關注的是,就業指數已經降到了50.9,這已是連續兩個月出現下降。
行業分項方面,ISM覆蓋的18個制造業分支,在本次調查當中大多報告出現增長,僅有印刷及相關輔助活動出現了收縮。
然而,有市場相關人士表示,公司和供應商仍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原因與雇傭出現困難有關。目前,制造業複蘇的問題已經從解決需求不振,過渡到整個價值鏈上的勞動力問題。
這反映市場需求積壓訂單,但疫情和失業率影響供應鏈,導致生產力下降,新訂單指數創新高似乎無法成為優勢。
聖路易斯聯儲主席JamesBullard呼籲美聯儲應考慮衡量就業市場的其他指標,尤其是失業人數與崗位空缺數的比例。他表示,非農就業人數仍比疫情爆發前的水平低800萬個,也不確定就業率會否隨美國國內生產總值而增長。
對美元有什麼影響?
數據公布前,市場預測若經濟數據強於預期,將重燃美聯儲提前而非推遲縮減購債計劃的猜測,並將給美元帶來新的提振。
然而公布後,即使數據好於預期,美元指數仍短線急跌25點至89.66低點。
對此分析師表示,ISM報告中疲弱的就業分項,以及低於預期的價格支付分項,顯示制造業供應問題對整體經濟產生影響。這進一步強化了美聯儲的保守立場,使其不願加入其他一些央行的行列,討論早些時候收緊貨幣政策。
歐元/美元在數據公布後一度短線急升至1.2251,但隨即回落。截至北京時間(周三)6月2日早上,歐元/美元報1.2222點。
免責聲明:
以上內容僅代表分析師觀點,僅供參考,不作為或視為任何交易的依據或邀請,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DooPrime不能保證此內容的準確性或完整性,不對因使用此報告而引起的損失負任何責任,您不能依賴此內容以取代自己的獨立判斷。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2021-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