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第26次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近期登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在11月3日發布與美國洛基山研究所(RMI)合作編寫的《戰勝高溫:城市可持續降溫手冊》,旨在提供一份幫助全球城市降溫的參考指南。報告指出,全球城市變暖的速度是全球整體平均速度的2倍。若溫室氣體繼續保持高水平排放,到本世紀末,許多城市的氣溫可能會升高4攝氏度。即使在全球變暖1.攝氏度的情況下,中國23億人也可能容易受到嚴重熱浪的影響。
RMI首席執行官朱爾斯·科爾騰霍斯特稱,該報告在一個“全系統”綜合框架內對可持續城市降溫方法進行了全面的首創性描述。它包括可行性指導,幫助城市組織優先采取行動,實現可持續和公平的城市降溫,同時還包括減少排放、提高城市彈性等指南。
UNEP執行主任英格·安德森說:“科學告訴我們,為了防止全球氣溫上升超過1.5攝氏度,我們需要在本世紀中葉實現淨零排放。可持續和公平的城市降溫必須是城市實現淨零能源目標努力的一部分。”
報告內容描述城市是如何由於“熱島效應”而迅速變暖的,“熱島效應”是由綠色植被減少、城市表面常用材料的熱性能以及人類活動產生的廢熱共同導致的。該報告指出,對空間制冷的需求正在增加。隨着發展中國家數百萬家庭在未來幾十年購買空調,從2016年到2050年空間制冷的能源需求預計將增加兩倍。
報告稱,城市熱量的影響分布不均。涼爽的城市、家庭和街道是確保氣候公正的關鍵。低收入地區通常最容易受到高溫影響,過度變暖的負面影響對那些最不可能負擔或獲得熱舒適度的人造成了不成比例的影響。
報道稱:“我們需要過渡到更公平和可持續的方式來’冷卻’我們的城市,使其適合所有人。”
可持續城市降溫的好處是深遠的,這包括改善健康和生產力、減少電力能源需求、降低排放並帶來經濟效益。
此外,報告還呼籲采取全系統方法,即在城市範圍內減少熱量,減少並滿足建築物的冷卻需求,從而能從綜合效應中受益。
新華社援引報告所稱,此外,報告還呼籲采取全系統值得注意的是,報告在提到的6個城市降溫的案例中指出,作為建設綠色環保現代城市中心的舉措之一,中國廣州市政府在珠江新城開發核心區采用區域集中供冷,使該區域局部環境溫度比使用分布式冷卻系統降低2至3攝氏度。
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與會的各國領導人也承諾,未來10年將逐步停止森林濫伐。美國還承諾,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一半以上,並且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與會領導人還承諾,到2030年停止濫伐森林,投資190億美元保護和恢複森林。
巴西、印尼和剛果民主共和國簽署了協議,這些國家的森林總面積占全球的85%。這次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另一個重要目標,是將氣溫升幅控制在1.5攝氏度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