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根據氣候行動追蹤(Climate Action Taker)本周所發布的最新研究結果,若依照各國未來10年設定的短期目標來看,世紀末的溫度上升幅度將達到2.4攝氏度,不及巴黎協定設定的2度或1.5攝氏度。碳中和成為全球新投資趨勢,歐盟已宣布2035年開始禁止銷售搭載內燃機的新車,中國與美國也紛紛制定碳中和政策。
氣候行動追蹤在報告中稱,2021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信用、行動與承諾間有着巨大的差距”。研究結果也提到,若在此情況持續惡化下,包括海平面上升、乾旱、洪災、熱浪和劇烈風暴等極端氣候將進一步擴大,對全球造成毀滅性後果。
然而,根據上周發布的另一份報告則預測,溫度上升幅度為1.8至1.9攝氏度左右,主要是以COP26所提出的承諾及一些國家的長期目標為基準,例如全球碳排第三大國印度宣示要在2070年達成碳排放淨零。
歐盟已宣布2035年開始禁止銷售搭載內燃機的新車,美國也規劃2030年電動車銷量必須占新車銷量的40%,特別是最近全球能源危機升高,清潔能源的需求呼聲越來越大。
根據新華社9月末專訪,國際能源署(IEA)署長法提赫·比羅爾日前表示,近兩年來,中國在節能減排方面“宣布了重要承諾”,這不僅有利於中國的清潔能源轉型,還將有助遏制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他相信“中國有能力完成清潔能源轉型”。
國際能源署在9月29日發布的一份報告說,通過加快清潔能源轉型,中國可獲得重要的經濟、創新和就業效益,同時有利於世界更接近實現氣候目標。比羅爾在該報告發布當天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中國是清潔能源大國,從開發利用太陽能、風能等到推廣電動汽車,中國走在世界前列並發揮關鍵作用。中國重視清潔能源發展,並於近兩年宣布了重要承諾。
比羅爾說,中國去年宣布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一決定“將給中國的能源市場帶來巨大變化”,“中國的清潔能源技術將強勁發展”。中國在今年9月還宣布將大力支持發展中國家能源綠色低碳發展,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這一決定深受歡迎。
比羅爾認為,中國政府的上述承諾意義重大,他完全相信中國政府有能力確保國家能源安全,並在推動國民經濟和清潔能源技術發展方面走得更快。
他還指出,中國是全球能源市場的最大參與者之一,中國在清潔能源技術開發利用方面與其他國家積極開展合作,這有利於各方和全世界,有助於實現全球能源和氣候目標。
比羅爾最後表示,在清潔能源領域,中國樂於同其他國家合作。中國開放國際合作的大門,對整個世界來說是利好消息。
10月2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其中提到,中國將強化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布局。制定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編制碳中和技術發展路線圖。采用“揭榜掛帥”機制,開展低碳零碳負碳和儲能新材料、新技術、新裝備攻關。加強氣候變化成因及影響、生態系統碳匯等基礎理論和方法研究。推進高效率太陽能電池、可再生能源制氫、可控核聚變、零碳工業流程再造等低碳前沿技術攻關。培育一批節能降碳和新能源技術產品研發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重大科技創新平台。建設碳達峰、碳中和人才體系,鼓勵高等學校增設碳達峰、碳中和相關學科專業。
此外,中國將完善投資政策。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引導作用,構建與碳達峰、碳中和相適應的投融資體系,嚴控煤電、鋼鐵、電解鋁、水泥、石化等高碳項目投資,加大對節能環保、新能源、低碳交通運輸裝備和組織方式、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項目的支持力度。完善支持社會資本參與政策,激發市場主體綠色低碳投資活力。國有企業要加大綠色低碳投資,積極開展低碳零碳負碳技術研發應用。
在積極發展綠色金融方面,中國將有序推進綠色低碳金融產品和服務開發,設立碳減排貨幣政策工具,將綠色信貸納入宏觀審慎評估框架,引導銀行等金融機構為綠色低碳項目提供長期限、低成本資金。鼓勵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提供長期穩定融資支持。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上市融資和再融資用於綠色低碳項目建設運營,擴大綠色債券規模。研究設立國家低碳轉型基金。鼓勵社會資本設立綠色低碳產業投資基金。建立健全綠色金融標準體系。
中國也將推進市場化機制建設,依托公共資源交易平台,加快建設完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逐步擴大市場覆蓋範圍,豐富交易品種和交易方式,完善配額分配管理。將碳匯交易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立健全能夠體現碳匯價值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健全企業、金融機構等碳排放報告和信息披露制度。完善用能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制度,加快建設全國用能權交易市場。加強電力交易、用能權交易和碳排放權交易的統籌銜接。發展市場化節能方式,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推廣節能綜合服務。
【廣告】關注公眾號,學習量化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