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政經>正文

重要展望!中國宏觀經濟論壇:明年全年經濟增長8.1% 專家預計明年下行壓力緩解

文 / 小蕭 來源:FX168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發布預測報告指出,2021年中國宏觀經濟持續複蘇,但受基數因素和下半年複甦勢頭放緩影響,前高後低的態勢明顯,預計第4季度實際GDP增長3.9%,全年經濟增長8.1%,實現全年6%以上增長目標。新華財經援引多名專家表示,中國經濟發展和結構升級面臨新技術革命、綠色轉型、需求結構升級等多重戰略機遇,預計明年宏觀經濟下行壓力與今年四季度相比將得到很大緩解。

報告並提出系列政策建議,包括在總體政策定位上保持相對寬松的宏觀政策環境,使積極的財政政策真正積極,穩健的貨幣政策真正穩健等。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表示,今年第2季度以後中國經濟遇到了逆風的情況,出現複蘇受阻的狀態。他說道:“預計2022年全年實際GDP增速將達到5.5%左右,將呈現前低後高的運行態勢。”

他提到,短期來看能否快速逆轉中國經濟複甦乏力局面,主要取決於,煤電荒是否能夠在短期得到有效解決,房地產信貸政策的放鬆是否可以逆轉當前趨勢性的下滑趨勢,汽車芯片荒是否能夠在短期內得到緩和,從而使中國經濟複蘇在供需兩端得到釋放。

同時,幾大價格背離的現象會持續多久,冬季中國國內疫情是否會從“多點散發”演化為“多點密發”,歐美通貨膨脹的全面顯現是否會導致中國需求持續上揚,美國退出量化寬松是否會在邊際引起中國金融市場的調整,全球供應鏈和產業鏈面臨的各種短期瓶頸約束是否已經中期化,宏觀經濟政策是否進行總體性再定位。

不過,明年經濟運行同樣面臨不少挑戰。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認為,一方面,全球範圍內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肆虐,世界經濟下行趨勢持續。另一方面,我國內需恢複仍不充分,供需結構仍不平衡,區域分化仍然明顯,培育國內大循環迫在眉睫。

對此,專家認為,宏觀政策應發力穩增長。在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聯席所長、中誠信集團董事長毛振華看來,財政政策應堅持積極有為。明年應在公共財政支出和民生方面加大力度。目前,政府基金性收入增速大於支出增速,中國政府債務總和占GDP的比重與發達經濟體相比仍然處在可控範圍內。財政政策應發揮更大作用。貨幣政策則應保持穩健,更為重要的是保持前瞻性和連續性,在防風險的基礎上更加注重有效性。

在專家看來,應更加關注經濟的結構性增長動能。劉偉認為,中國經濟發展和結構升級面臨三個較為突出的戰略機遇。一是以新技術為代表的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隨着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數據在全球經濟增長中扮演的角色愈發重要。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技術正在引領新一輪技術進步,將催生出新的數字經濟產業活動,促進中國經濟結構進一步轉型升級。

二是以碳達峰、碳中和為主導的綠色轉型。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中國的能源結構、生產結構、消費結構等將被重構,把握好綠色轉型機遇,將會帶來一場全面系統深刻的經濟社會結構轉型。

三是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結構升級。在新發展格局下,推動共同富裕、推進區域城鄉一體化、大力提高中等收入群體比重,將會帶來巨大的消費動能,形成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市場結構的快速升級。

新華財經也引述中國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的話,他則提出“1+3+2”的結構性潛能框架,即“一個龍頭引領,補足三大短板,兩大翅膀賦能”。“1”是指以都市圈城市群為龍頭,為中國經濟下一步的中高速增長打開空間;“3”是指實體經濟需要補齊基礎產業效率不高、中等收入群體規模不大、基礎研發能力不強的短板;“2”是指數字經濟和綠色發展兩個新動能。

【廣告】關注公眾號,學習量化投資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