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政經>正文

日本最新研究預測:中國經濟2033年超車美國 韓國人均GDP將於2027年趕超日本

文 / 小蕭 來源:FX168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日本經濟研究中心(JCER)研究報告顯示,中國經濟規模將延至2033年才能超越美國,而非此前該中心預測的2029年。此外該中心還預測,韓國人均GDP將於2027超車日本,台灣則在隔年後超越日本。

日本經濟新聞提到,報告中指出中國近年來擴大減碳計劃,以及一些沉重的債務負擔,其中亦包含中國房產巨頭恒大的債務危機,拖累經濟成長;而最新預測也考量到美國得益於拜登推動大規模刺激計劃,今年經濟迅速複蘇。

此次修正經濟預測前,中國收緊對網路服務供應商和其他私人企業限制後,預估將放緩勞動生產力增速。除此之外,在搬出為遏制房地產過度投資的更嚴格金融法規後,預計將受影響。

日本經濟研究中心此次以亞洲太平洋地區的18個國家和地區為對象,統計2035年的經濟增長預期。其中還發布中美兩國到2060年的長期預測值,該中心去年預測中國將於2029年取代美國成為第一大經濟體,但今年的報告卻將這個時程推遲到2033年。

從2020年12月的估算結果來看,在新冠疫情蔓延嚴重的情況下,中美GDP逆轉的時間為2028年,疫情蔓延標準情況下為2029年。

日本經濟研究中心的預測認為,到2038年中國的經濟規模將擴大到高於美國近5%的水平,但到2040年代中美的GDP差距將開始縮小,到2050年美國將再次超過中國。日本經濟研究中心2019年公布的長期預測估算結果顯示,按實際計算,再次發生逆轉的時間為2053年。

日本經濟研究中心就再次逆轉的背景原因指出,由於人口減少和生産效率增長乏力,中國經濟的增長率將急劇減速。中國15至64歲的勞動年齡人口在2013年達到峰值,但總人口很有可能在不久之後轉為減少。有觀點認為,2021年的出生人數將創下1949年建國以來的最低記錄。

人口減少不僅僅只是因為勞動力減少而導致經濟增長下行,而為應對快速老齡化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也已成為當務之急。如果支撐養老金等的剛性財政支出增加,政府對高科技産業的支持等也有可能受到影響。

他們預測韓國人均GDP將於2027年超越日本,而台灣則於隔年後超車日本,報告將其歸咎於日本政府和其他部門數字化緩慢,進而阻礙日本勞動生產力成長。

報告指出,日本2020年人均名目GDP為39890美元,比韓國31954美元高出25%,比台灣28054美元高出42%;根據勞動生產率、平均工時和就業率來看,JCER認為日本人均名目GDP將於這三個經濟體中跌至末位。

這種差距是由勞動生産率的提高幅度不同造成的,人均名義GDP可以通過勞動生産率、平均勞動時間和就業率來解釋。2020至2030年代,韓國和台灣的勞動生産率的提高將使人均名義GDP提高4個百分點以上,而日本的增幅僅為2個百分點以下。

日本經濟研究中心認為,數位化轉型(DX)的成敗將對勞動生産率的提高有很大影響。韓國和台灣與日本的差異就在於是否具備推進數位化轉型的基礎。

韓國和台灣一直在推進行政流程的電子化等,在日本,蓋章及簽字等企業間交易仍采用傳統的非數字化方式。日本大型IT企業的涉外負責人表示,在新冠疫情下普及的居家辦公也在緊急事態宣言解除後“逐漸增加面對面辦事流程”。

日本經濟研究中心預估,到2025年,韓國人均GDP每年將成長6%,台灣將成長8.4%,而日本則僅2%的增速。

【廣告】高勝率訓練營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