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21日將會晤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Sergey Lavrov),而美國在會面前卻突發宣布,制裁4名現任與前任烏克蘭官員,指他們受莫斯科指使,散布假信息以破壞烏克蘭穩定。
美國政府近日接連指控,俄羅斯不但在烏克蘭邊境集結重兵,還發動假訊息和網路攻擊,通過灰色地帶行動創造內部不穩,伺機發動攻擊。路透社報道提到,最新的制裁行動就是打擊假信息。這是美國政府單獨針對烏克蘭所采取的行動,並未見歐洲國家呼應。
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提到,美國積極促成歐洲國家在對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一事采取一致立場,布林肯20日在德國柏林和英德法三國外長舉行長達1小時的會議,討論應對之策,但各國自有考量。
報道也補充,德國為俄羅斯天然氣最大進口國,也是俄羅斯第二大貿易夥伴,兩國綿密深切的經貿與能源關系,促使德國在制裁選項上猶豫不前,遲遲不願意做出最後的行動。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僅稱,若俄羅斯進軍烏克蘭,將會有巨大後果。
華郵引述專家意見分析,俄羅斯出口天然氣和石油是歐洲國家的阿基里斯腱,歐洲各國都會避免能源領域的制裁,例如,德國就從未公開宣示,若俄國入侵烏克蘭將關閉天然氣管道北溪二號,美國政府日前宣稱已取得德國承諾。
目前俄烏邊境戰雲密布,俄軍在邊境地區部署10萬人左右的兵力。俄羅斯軍方同時還在其盟友、也與烏克蘭擁有共同邊界的白俄羅斯舉行實彈演習。
“我猜他會入侵,”美國總統拜登周三在白宮的記者會上談到俄羅斯總統普京時表示。“他必須要做點什麼。”拜登同時警告普京,一旦俄國采取入侵行動,俄羅斯將在人員傷亡上付出“高昂代價”,而且很可能被踢出全球銀行系統。
布林肯在與英德法外長星期四舉行四方會談之前,已經訪問基輔(Kiev),並與烏克蘭總統以及其他高層官員討論俄羅斯的威脅。就在8年前,俄羅斯曾經出兵從烏克蘭手中奪取克里米亞半島。
不過莫斯科否認有入侵烏克蘭的計劃,它反而指責西方策劃在烏克蘭進行“挑釁”,並把英國近日使用軍用運輸機向烏克蘭運送武器裝備作為證據。莫斯科還要求美國和北約向其提供包括北約不再東擴,絕對不能接納烏克蘭在內的所謂安全保證。
美聯社在報道美英德法四方外長會談時指出,美國與其歐洲盟友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面臨一個兩難境地。拜登已經表明,他無意在俄國入侵烏克蘭時派遣美軍參戰,但是他仍可能采取一系列雖然不那麼戲劇化卻也充滿風險的軍事選項,包括向遭俄羅斯入侵的烏克蘭抵抗運動提供支援。
該報道中也提出觀點,認為美國不直接介入俄烏戰爭的理由很簡單,因為美國對烏克蘭沒有條約義務,而且與俄國開戰本身也是一場後果嚴重的豪賭。但是,如果做得太少同樣也有風險。
俄羅斯與美歐等西方國家的緊張局勢升溫之際,20日宣布1月和2月將在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和地中海進行大規模海上演習。據俄羅斯國防部所稱,將出動140多艘戰艦、60多艘戰機參與。而美國總統拜登則警告,俄軍跨國邊界就算是入侵烏克蘭。
然而就在緊張局勢下,俄羅斯國防部通過各通訊社發表聲明說,這些演習將出動“140多艘戰艦和支援艦、60多架戰機、1000件軍備和大約1萬名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