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東盟(ASEAN)與拜登的特別峰會原定28與29日在白宮舉行,但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引述4名知情人士稱,白宮已無限期推遲峰會日期。分析指出,當前東盟10個成員國對俄烏戰爭的態度出現分歧。
(來源:Politico)
白宮發言人普薩基(Jen Psaki)在25日提到,拜登29日會歡迎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到訪白宮,而新加坡是東盟成員國。據新加坡總理辦公室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李顯龍總理將於3月26日至4月2日對美國進行工作訪問期間會見美國總統拜登和副總統哈里斯。
新加坡對華盛頓特區和紐約市的訪問,將是李先生在拜登先生於2020年就任總統後首次訪問美國。兩位領導人最後一次會面,是在2021年10月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期間在意大利舉行的。
但值得關注的是,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表示,菲律賓在沒有美國的情況下,也能夠和叛亂者以及極端分子作鬥爭。杜特爾特在首都馬尼拉發表的聲明中為終止《訪問部隊協議》的決定進行辯護,《訪問部隊協議》確保美軍在菲律賓的駐紮以及訓練。
杜特爾特稱,菲律賓軍隊在沒有美國幫助的情況下也能夠和極端主義進行鬥爭和維持存在,否則無法將自己定義為“共和國”。他提到前美國總統奧巴馬針對反毒品鬥爭手段的批評,將信守那一時期的諾言,不會對美國進行訪問。值得關注的是,美國總統特朗普曾邀請杜特爾特出席3月將在拉斯維加斯主辦的東盟領導人峰會。
就在兩周前,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菲利普·戴維森(Philip S. Davidson)曾表示,希望菲律賓放棄終止《訪問部隊協議》的決定。菲律賓外長特奧多羅·洛克辛特在2月11日的聲明中表示,已經單方面終止《訪問部隊協議》,並已通知美國駐馬尼拉大使館。
日本共同社評論稱,日本首相岸田文雄20日訪問的柬埔寨,是2022年東盟輪值主席國。東盟雖然對烏克蘭局勢表示關切,但卻在譴責俄羅斯方面保持克制、避免深入其中。東盟國家與對立日趨尖銳的美中兩國均保持距離,同樣在俄烏問題上成員國間的態度也存在差異,遠非鐵板一塊。
東盟在俄羅斯2月24日對烏克蘭發動進攻後,於26日和3月3日分別發表成員國外長聲明。不過,聲明並未提及俄羅斯的國名,也沒有采用“進攻”這一表述,僅呼籲停戰和通過對話解決問題。
從10個東盟成員國各自的做法來看,對俄批判態度最為嚴厲的新加坡實施戰略物資禁運等經濟制裁,因而被列入俄羅斯政府7日公布的“非友好國家”名單。
另一方面,通過政變全面掌權並接受俄羅斯軍事援助的緬甸軍方支持進攻烏克蘭,認為“這是為維護國家主權的正當行為”。共產黨一黨專政、從前蘇聯時代就與俄羅斯關系良好的越南則對譴責俄羅斯的聯大決議投了棄權票。
東盟在外交上最費心思的是域外國家中國。俄羅斯發動進攻後,中國采取偏向俄羅斯的姿態,與美國的對立加深,這也使得東盟的立場變得複雜。“在涉及到大國的地緣政治問題上,東盟團結一致是不可能的”,有印尼學者根據東盟各國固有的曆史及政治狀況向當地媒體表達了上述觀點。
【廣告】微信掃碼,領體驗賬戶贏真金白銀!
手機用戶請截屏保存二維碼,用微信掃一掃調取圖片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