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美國多家媒體罕見透露,該國國防部正在制定一項新計劃,以超越中國和俄羅斯的競爭,也就是高空充氣裝置(Hot Air)。飛行在60000至90000英尺間的高空充氣裝置,將被添加到五角大樓廣泛的監視網絡中,最終可用於跟蹤高超音速武器。
據Politico消息,這個想法可能聽起來像科幻小說,但美國國防部的預算文件表明,該技術正在從國防部的科學界轉移到軍事部門。美國國際安全計劃高級研究員兼戰略與戰略中心導彈防禦項目主任Tom Karako表示:“高空或超高空平台在空間站上的續航能力、機動性,以及多種有效載荷的靈活性方面有很多好處。”
(來源:Politico)
五角大樓繼續投資這些項目,因為軍方可以將氣球用於各種任務。根據預算文件,過去2年時間里,五角大樓在氣球項目上花費約380萬美元,並計劃在2023財年花費2710萬美元繼續開展多項工作。
與此同時,盡管周三的最新測試失敗,美國國防部仍在研究自己的高超音速武器計劃。美國的一個亮點是,這些氣球可能有助於跟蹤和阻止中國和俄羅斯正在開發的高超音速武器。
中國在去年8月測試一枚具有核能力的高超音速導彈,這讓美國國防部感到驚訝,該導彈以大約20英里的距離險些錯過目標。另外,俄羅斯開始加快高超音速武器的開發以應對美國。2002年退出《反彈道導彈條約》,俄羅斯政府聲稱在3月對烏克蘭的襲擊中發射一枚高超音速導彈,標誌着其首次用於戰鬥。
這是美國熱氣球有用的一種方式,增加昂貴的衛星來跟蹤導彈。淚珠形氣球收集複雜數據,並使用人工智能算法進行導航。多年來,美國國防部一直在使用高空氣球和太陽能無人機進行測試,以收集數據、為地面部隊提供通信和緩解衛星問題。
Politico在國防部預算論證文件中發現,五角大樓正在悄悄地將氣球項目轉移到軍事部門,以收集數據並將信息傳輸到飛機。旨在定位毒販的隱蔽長期駐留平流層架構(COLD STAR)是2019年被廣泛報道。當時,美國國防部從南達科他州發射25個監視氣球,作為演示的一部分。
美國國防部證實,COLD STAR計劃已過渡到軍種。國防部不會透露有關這項工作的細節,因為它是機密的。另一項舉措旨在將所有技術結合在一起,五角大樓正在進行演示,以評估如何將高空氣球和商業衛星納入攻擊,即所謂的“殺傷鏈”。
“它們可以是用於任何數量平台的卡車,無論是通信和數據鏈節點、ISR、跟蹤空中和導彈威脅,甚至是各種武器,而且沒有可預測的衛星軌道,”報道提到。
另外,美國國防部還在努力使用配備“平流層有效載荷”的無人機和氣球,借此來跟蹤移動的地面目標、提供通信和攔截電子信號。這個想法是讓技術過渡到陸軍和美國,根據特種作戰司令部的預算文件所稱。
隨着美國空軍退役機載偵察機,尋找其他跟蹤地面目標的方法成為美國國防部的首要任務。Raven Aerostar是Raven Industries旗下部門,主要生產惹氣球。Raven提到說,它們由一個飛行控制單元組成,由使用可再生太陽能電池板充電的電池供電。Raven Aerostar工程總監Russell Van Der Werff在接受采訪時說,他們還有一個有效載荷電子設備包,可以控制飛行安全、導航和通信。
風流允許氣球沿着所需的飛行路徑漂浮,公司利用不同的風速和風向將氣球移動到目標區域。但這還不是全部。Van Der Werff進一步解釋說,Raven Aerostar使用專有的機器學習算法來預測風向並實時融合傳入的傳感器數據。他補充說,該公司還使用軟件程序來駕駛和監控其氣球機隊,並擁有一個任務運營中心,每周7天、每天24小時配備訓練有素的飛行工程師。
熱氣球可以補充傳統飛機和衛星的工作,並且可以以一小部分成本和時間建造和發射平流層氣球。例如,發射和操作氣球數周或數月的成本是數十萬美元,而發射和操作飛機或衛星需要數百萬或數千萬美元。
實際上早在1950年代,美國太空總署(NASA)就在飛行充滿氦氣的平流層氣球,而陸軍近年來已經在低海拔地區對這些系統進行試驗。私營部門也在投資氣球市場,Alphabet於2017年在颶風瑪麗亞之後在波多黎各部署氣球,以提供移動通信。
在2010年代中期,陸軍正在投資一項間諜飛艇計劃,該計劃最終於2017年取消。這項工作被稱為,聯合陸地攻擊巡航導彈高架網狀傳感器系統,或是JLENS。
與高空氣球不同,飛艇是系繩的,旨在跟蹤船只、地面車輛、無人機和巡航導彈。美國國防部的氣球現在使用更小、更輕的氣球,並且可以飛得比間諜飛艇高得多。從2015年開始,美國陸軍進行為期3年的演習,以確定是否繼續從雷神公司購買JLENS飛艇。
但這艘飛艇從巴爾的摩附近的停泊站掙脫出來,飛行3個小時,最終降落在賓夕法尼亞州莫蘭鎮附近。陸軍決定放棄該計劃,JLENS的開發成本接近20億美元,旨在部署在美國中央指揮部。“如果我們能夠長大並克服對JLENS事件的困擾,那麼飛艇、氣球和浮空器的未來將是光明的,”報道最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