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切換

FX168財經網>政經>正文

不要談通脹“色變” 諾獎得主:通脹預期只反映少數“主流”人想法 並非“大眾”全貌

文 / Dana 來源:FX168

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周三(8月24日),諾貝爾獎獲得者經濟學家理查德·泰勒(Richard H. Thaler)表示,目前市場有關通脹的主流想法,過分體現一小撮參與定價的人,而非是普通大眾全貌。

泰勒在德國接受采訪時強調,雖然消費者肯定能感受到通脹引發的高價格帶來的影響,但目前幾乎沒有太多證據表明他們正預期未來通脹還會進一步大幅上漲,或者在工資協商中要價進行補償。

泰勒說:“經濟學家之間有很多關於通脹預期的討論,但我要問,誰的預期?央行行長或是債券交易員?在更廣泛的經濟板塊中還有雇主和雇員的區別。”

泰勒補充說,雖然像旅遊等行業因為人手短缺出現薪酬跳漲的情況,但在其它行業漲幅並沒有那麼明顯。那些沒有“哭着喊着求人去上班”的行業工資壓力不會太大。

由於能源成本飆升在全球範圍內推動了大部分通脹,許多央行大幅加息的目的更多是為了確保人們不會預期價格會繼續飆升。

到目前為止,泰勒表示,沒有強勁的全面加薪可能是因為工人不知道“這是否是永久性的”,或者如果重大全球危機(如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出現積極進展會發生什麼。

他說:“如果戰爭結束並且新冠病毒在中國停止,我認為我們可能會出現通貨緊縮。當然,天然氣的價格是人為抬高的。而且芯片的價格很高,因為中國生產的芯片不夠多,而且還存在運輸問題。”

泰勒淡化了未來幾年通脹動態發生根本性轉變的想法。他不認為“全球化是可逆的”,並表示與綠色轉型相關的一次性成本不太可能引發長期高通脹。

他警告說,在更近期的情況下,家庭、高管和投資者的通脹預期可能“大相徑庭”。

泰勒說:“中央銀行通常會查看兩種不同債券的相對價格,然後說,這是通脹預期。嗯,這是交易這些債券的人的通脹預期,他們可能是錯的。”

分享
掌握最新全球資訊,下載FX168財經APP

相關文章

48小時/周排行

最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