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中國最大的幾家商業銀行已承諾向房地產開發商提供至少1620億美元的新信貸,為最近緩解房地產行業嚴重現金短缺的監管措施提供支持,並引發地產股上漲。
周四(11月24日),三家國有銀行為開發商安排了價值約1310億美元的信貸額度。此前一天,另外三家銀行響應北京的支持呼籲,承諾提供310億美元的信貸額度。
據報道,國有大行密集為房地產企業達成銀企合作協議並提供授信。根據公開信息統計,截至周四晚間,工行(12家)、農行(5家)、中行(3家)、建行(8家)、交行(2家)、郵儲(5家)六大國有銀行已與17家房企達成合作協議,已披露的意向性授信額度合計為12750億元。
在許多開發商出現債務違約、被迫停止建設之後,中國政府最近幾周一直在加大力度支持開發商。
由於各個城市再次實施新冠疫情封鎖和其他管控措施,經濟前景也在惡化。周四,中國報告了創紀錄的新冠感染人數。
中國政府向房地產行業大規模、協調一致地注入流動性,這提振了主要開發商的股價。
中國銷售額最高的房地產開發商碧桂園周四收盤上漲逾20%,此前官方媒體報道稱,碧桂園從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獲得了至少人民幣500億元(合70億美元)的信貸額度。
在香港上市的萬科、中信國際金融控股和綠城中國的漲幅在8.4%至18.4%之間。
周四晚些時候,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宣布,將向碧桂園等公司提供總計2800億元的融資。
全球資產規模最大的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周四也表示,已同意向包括萬科、龍湖和碧桂園在內的12家房地產公司提供6550億元融資。
據第一財經報道,中國建設銀行與萬科、龍湖、美的等8家房地產開發商簽署了合作協議。
中國銀行業監管機構周四還表示,從1月到10月,銀行發放了2.64萬億元房地產貸款和4.84萬億元抵押貸款。
規避風險
法國外貿銀行高級經濟學家Gary Ng表示,政策優先考慮的是支持規模更大、質量更好的開發商,因為它們通過銷售、債券和股票融資籌集足夠現金仍然具有挑戰性。
他說:“但我有點擔心小公司,他們可能仍然無法償還債務,因為他們自己在房屋銷售或融資方面面臨挑戰。”
分析師表示,銀行增加對陷入困境的房地產開發商的貸款,對它們的影響好壞參半,因為它們一方面要聽從中央政府支持房地產行業的呼籲,另一方面又需要防範風險。
Ng表示:“資產質量可能面臨挑戰,未來幾個月銀行的房地產不良貸款率將保持在高位。”
傑富瑞分析師Shujin Chen周四在一份報告中表示,盡管銀行正在響應監管部門提振房地產行業的呼籲,但大部分新增貸款將流向政府支持的開發商。
“已經拖欠公共債務的私營開發商仍將掙紮,”她說。
在有關部門發起遏制開發商過度借貸的行動後,房地產行業一直受到債務不斷增加、違約、銷售放緩和施工暫停的影響。
過去一年,多家開發商未能履行離岸債務,加劇了整個行業的低迷,給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帶來了壓力。
為了緩解流動性緊縮,中國央行周三發布了一份通知,概述了支持房地產業的16項措施。
路透社上周援引知情人士的話報道稱,其中包括當地金融機構允許房地產公司推遲償還房地產開發和信托貸款等部分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