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近期,新冠病毒導致心肌炎的病例個案,引發中國民眾關注。由於年輕人是心肌炎的易感人群,他們也更擔心新冠感染和康複後並發心肌炎的風險。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沈成興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國外研究顯示,新冠患者中心肌炎的發病率在2‰~4‰。絕大部分心肌炎都可以自愈,重症率極低,且早期治療效果也很好,反而應警惕“心肌炎恐懼症”,導致新冠症狀加重。
沈成興說,近期其所在心內科每日門診量在三四百人,其中一半左右患者都是新冠感染後尋求檢查排除心肌炎的,“可以說99%都可以排除,這個比例我覺得還是蠻令人欣慰的。”
12月以來,在沈成興接診的新冠患者中,有四例確診心肌炎,大部分症狀輕微,主要表現為心動過速,一例重症病人也已康複出院。
有專家認為,新冠發病後兩周左右容易得心肌炎,沈成興並不認同,“時間上沒有那麼明確,一周之內都有可能發生。”
沈成興介紹,臨床上要診斷新冠相關心肌炎,首先要確定病毒感染,其次要排除心肌梗死等其他心髒疾病。
沈成興說,目前絕大部分情況下,心肌炎是可以自愈的,主要的方法就是休息,減少心肌耗氧量。
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腫瘤心髒病亞專科主任程蕾蕾指出,病毒性心肌炎可發生於各個年齡段,主要好發於兒童、青少年及40歲以下的成年人,因此,“新冠相關心肌炎”好發於青壯年,也是符合這類疾病的客觀規律的,並非疫情期間突然出現的特殊病症,大可不必驚慌失措。
程蕾蕾表示,如果感染新冠之後放心不下,到醫院查了心電圖、心肌標誌物及心髒超聲都說沒啥問題,那應該暫無“新冠相關心肌炎”風險,不用一直擔心由於發熱而導致的心動過速等就是病毒侵害了自己的小心髒。
程蕾蕾強調,大多數病毒性心肌炎都可以自愈,就像感冒那樣,病程具有自限性。面對新冠感染,完善的疫苗注射依然是防治重症以及避免並發症的最有效方法。即便度過了新冠窗口期,在我們漫長的人生歲月中,堅持鍛煉、提升自身抵抗力才是抵禦新冠、抵禦新冠相關心肌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最有力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