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警告稱,如果持續的高通脹,迫使央行將利率長期維持在較高水平,並放大金融風險,全球經濟將出現“硬着陸”。
盡管 IMF 在周二發布的最新《世界經濟展望》中,對全球整體經濟的預測與1月份基本持平,但也強調隨着全球能源和食品價格下跌,複蘇跡象掩蓋了一個更加動蕩的現實。
IMF 首席經濟學家皮埃爾·奧利維爾•古林查斯表示: “表面之下... ... 動蕩正在形成,形勢相當脆弱……通貨膨脹甚至比幾個月前的預期要棘手得多。更令人擔憂的是,過去12個月里急劇的政策緊縮開始對金融部門產生嚴重的副作用。"
在周二公布的一年兩次的全面預測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表示,去年秋天英國政府債券市場和上個月美國銀行業的動蕩,顯示了 "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都存在巨大的脆弱性"。
IMF報告說:"前景嚴重偏向於下行,硬着陸的可能性急劇上升。"
古林查斯告訴《金融時報》,雖然銀行系統的複原力遠高於2008年危機期間,但政策制定者必須 "考慮到可能出現的問題"。
"我們都能記得單個機構倒閉之間的漫長時間,無論是貝爾斯登還是全國銀行,"他說,指的是十多年前倒閉的機構。"每一次,這都被當作一個孤立的事件,直到最後證明不是。"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新預測顯示,2023年全球年增長率有25%的可能降至2%以下,這一風險比正常情況下大一倍。自1970年以來,全球經濟僅在五個年份增長如此緩慢。
如果發生重大的金融衝擊(IMF認為有15%的風險),全球增長可能會低於人口增長率,並導致全球衰退。
IMF預計2023年全球經濟將增長2.8%,2024年上升至3%,並在2028年左右保持這一水平。
上周,IMF總裁克里斯塔琳娜·格奧爾基耶娃表示,這是自1990年以來全球經濟最弱的中期前景。
古林查斯說,基金組織預測中國將出現 "超速 "增長,而其他國家將恢複到更正常的速度。IMF還假設,全球生產力將惡化,而各經濟體將遭受大流行病的 "創傷",並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下出現分裂。
與1月份的預測相比,對美國的經濟預測數字已經被提高,基金組織現在預計美國2023年的增長率為1.6%,2024年為1.1%。三個月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美國今年將增長1.4%,隨後第二年將增長1%。
歐元區今年的增長速度預計會更慢,為0.8%,因為成員國要處理去年的能源價格上漲問題,然後在2024年恢複到1.4%的速度。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中國2023年的增長率為5.2%,這與北京政府的目標一致,基金預計中國在2024年將放緩至4.5%。
IMF呼籲各國央行繼續努力降低通脹,並呼籲各國政府提供幫助,取消近年來為應對疫情和能源危機而提供的一些財政支持。只要金融市場保持相對穩定,中央銀行就應盡其所能戰勝通貨膨脹。
古林查斯警告說,價格壓力可能繼續被證明是更持久的,這將導致 "更難着陸的情況"。
他說:"外界有一種擔憂,即我們目前的系統可能沒有足夠的緊縮措施,將需要更多。這肯定會增加產出與我們的預測相比進一步下降的可能性。"
然而,他說,在最近的美國銀行業動蕩之後,一些經濟學家預測會出現信貸緊縮,這可能會成為一種抑制通貨膨脹的力量。
古林查斯說:"只要它是有序的,這種貸款收縮的一部分實際上可能有利於降低通貨膨脹,並可能替代進一步的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