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周一(4月17日),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未來5年,中國將成為全球增長的最大貢獻者,其份額將是美國的兩倍。
根據彭博社利用IMF上周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數據進行的計算,到2028年,中國對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的貢獻率預計將達到22.6%。印度緊隨其後,占12.9%,美國占11.3%。
這家緊急貸款機構預計,受加息的影響,未來5年世界經濟將增長約3%。未來5年的前景是30多年來最疲弱的,IMF敦促各國避免地緣政治緊張局勢造成的經濟分裂,並采取措施提高生產率。
總體而言,全球經濟增長的75%預計將集中在20個國家,其中超過一半集中在前四個國家:中國、印度、美國和印度尼西亞。雖然七國集團(G7)將占較小份額,但德國、日本、英國和法國將位列前10名。超過50%的增長將來自中國、印度、美國和印度尼西亞。
到2028年,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由高盛集團前首席經濟學家吉姆·奧尼爾(Jim O’Neill)創造的“金磚四國”(BRIC)——預計將為全球經濟增長貢獻近40%的份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將超過七國集團。
這四個國家在2009年成立了金磚四國論壇,一年後,當南非——迄今為止該組織中最小的經濟體——被接納時,該集團成為金磚國家。
未來五年,南非的經濟擴張將會乏力,為世界經濟總量貢獻大約0.5個百分點。
該組織的報告強調,最近的銀行動蕩和高通脹加劇了衰退風險。3月,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和Signature倒閉,Silvergate、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等銀行也陷入困境。
IMF表示:“經濟前景面臨的風險明顯偏於下行。”“隨着全球經濟適應2020-22年的衝擊和最近的金融業動蕩,許多不確定性給中短期前景蒙上了陰影。對經濟衰退的擔憂日益突出,而對頑固高通脹的擔憂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