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資金短缺的中國東北煤城鶴崗,在2021年被迫進行前所未有的債務重組,它的債務是其財政收入的兩倍多。美國智庫MacroPolo經濟學家Houze Song警告市場,許多城市將在幾年後變得像鶴崗一樣。高盛估計,中國的政府債務總額約為23萬億美元,各省市設立的數千家金融公司存在隱性借款。
《彭博社》指出,鶴崗是一座靠近俄羅斯邊境、擁有近百萬人口的城市。該城市的爆雷重組事件,是自中國國務院於2016年出台關於從縣到省的地方政府應如何應對債務風險的規定以來,城市管理部門首次采取官方緊急措施。
(來源:Bloomberg)
2021年,鶴崗稱因資金不足,無力償還55.7億元人民幣的債務本息。根據官方數據和媒體報道,到2021年,該市的債務總額包括表外債務,已攀升至近300億元人民幣,約占其財政總收入的230%。
鶴崗在到2022年將其債務比率控制在209%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但它為擺脫財政漏洞所做的努力表明,對於中國而言,這似乎沒有簡單的解決辦法。該市的一般收入主要來自稅收,預計2022年增長9%,部分原因是煤炭價格飆升,這種情況可能不會再次重演。
盡管國有資產出售的罰款和收入預計將增長10%,但這僅占河鋼預算所需的一小部分。根據現有的官方數據,2022年該市大約一半的收入來自省政府的轉移支付,鶴崗尚未公布2023年的預算。
當地官員正在大力宣傳旅遊業和石墨開采等新興產業作為創收來源,以減少該市對煤炭的依賴。鶴崗的一個潛在吸引力是低廉的房價,尤其是對中國特大城市的高壓力和生活成本感到失望的“平躺”一代年輕人。鶴崗擁有中國城市中最低的房價,這是人口減少和供應過剩的副作用。
鶴崗的居民現在感受到了財政緊縮的衝擊,在最近訪問該市期間,當地人抱怨在嚴寒的冬季溫度下室內供暖不足,出租車司機表示他們被處以更多的交通罰款。公立學校教師擔心傳聞中的裁員,街道清潔工的工資被拖欠了兩個月。
報道補充提到,鶴崗只是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的冰山一角,這個問題讓投資者越來越緊張,並有可能在未來幾年拖累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高盛集團估計中國的政府債務總額約為23萬億美元,這一數字包括各省市設立的數千家金融公司的隱性借款。
雖然鑒於北京對債務的隱性擔保,中國市政違約的可能性相對較低,但更大的擔憂是地方政府將不得不痛苦地削減開支或將資金從促進增長的項目中轉移,以繼續償還債務。對中國而言,目標是到2035年收入水平翻一番,同時縮小貧富差距,這是社會穩定的關鍵。
Houze Song解釋說:“許多城市將在幾年後變得像鶴崗一樣,中國人口老齡化和人口萎縮意味着,許多城市沒有勞動力來維持更快的經濟增長和稅收收入。”
“中國或許可以通過要求銀行對地方政府的債務進行展期,以在短期內保持穩定,”Song繼續表示。他補充稱,如果不提供貸款延期,“現實情況是超過2/3的地方將無法按時償還債務”。
鶴崗所在的黑龍江省,債券投資者已經對風險保持警惕。全省七年期國債平均收益率為3.53%,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8.8個基點,位居前四。
總部位於中國的粵開證券估計,2020年多達17個城市的債券利息支付占其預算支出的7%以上,這意味着它們接近突破10%的門檻,這些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北的遼寧和北部的內蒙古等貧困省份。
與美國的公司債務重組或市政破產不同,中國的財政重組並不意味着債權人必須承擔其所欠債務的損失。
其他城市的問題也很明顯,商丘市位於中國中部的河南省,擁有770萬人口,在幾乎關閉其唯一的公交服務後,最近成為頭條新聞。在武漢和廣州,削減養老金領取者醫療福利的提議在今年早些時候引發了罕見的街頭抗議。據報道,上海等富裕城市的公務員工資正在被削減。在貴州省,官員已請求北京提供救助。
多年來,中國一直在推動地方政府遏制債務風險,尤其是“隱性”債務,指的是融資工具代表市政當局籌集的債務,但這些債務並未顯示在地方的資產負債表上。財政部長劉昆和其他官員試圖通過表示地方政府財政總體“穩定”來緩解公眾的擔憂。
“地方政府債務問題遍布全國,”專門研究中國財政改革的斯坦福大學政治學教授Jean Oi說。“雖然富裕的沿海地區將有更多的機會償還債務,也有更多的資源可以利用,但像鶴崗這樣的欠發達地區,他們能做的事情將更加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