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北美)訊 周五(6月16日),美國財政部表示,包括中國在內的7個主要經濟體被列入其匯率行為“監測名單”,同時在一份半年度報告中沒有將任何貿易夥伴指定為匯率操縱國。
(截圖自彭博社)
這份國會授權的報告旨在向被認為人為壓低匯率以獲得競爭優勢的貿易夥伴施壓。但去年美元隨着美聯儲的貨幣緊縮而升值。
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Janet Yellen)在周五報告附帶的一份聲明中表示:“去年,美國貿易夥伴的大多數外匯幹預都是以拋售美元的形式進行的,這些行動有助於加強他們的貨幣。”“然而,財政部仍對各國的貨幣做法和政策設置及其與強勁、可持續和平衡的全球增長的一致性保持警惕。”
美國財政部表示,在截至2022年12月的四個季度中,“沒有美國主要貿易夥伴操縱匯率”以獲得不公平的優勢。它還表示,沒有一家銀行符合被認定為操縱國的全部三個標準。美國財政部表示,瑞士超過了這三個標準之一。財政部表示,將繼續“對瑞士進行深入分析”,直到瑞士不再符合上述三個標準中的任何一個。
中國、韓國、德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瑞士和台灣都在財政部的“監測名單”上,這些經濟體“值得密切關注其匯率做法和宏觀經濟政策”。去年11月發布的報告中,日本也在上述名單之列。
美國財政部再次呼籲中國提高其匯率政策的透明度。中國央行行長易綱今年4月曾表示,人民幣匯率基本由市場決定。
美國財政部周五表示:“中國未能公布其外匯幹預措施,其匯率機制的關鍵特征普遍缺乏透明度,這使中國成為主要經濟體中的異類,值得財政部密切關注。”
日本在2022年進行了幹預,以緩衝日元的下跌。一位財政部官員在周五報告發布後的電話會議上表示,美國正在審視這一幹預的持續性。這位官員說,有一種堅定的期望是,在大型自由交易的外匯市場上,只有在極端情況下才應該進行幹預,並與七國集團(G7)的合作夥伴進行磋商。
根據1988年《綜合對外貿易和競爭法》和2015年《貿易便利化和貿易執法法》,財政部被要求起草這份報告。它旨在解決人們的擔憂,即美國的貿易夥伴可能人為地削弱其貨幣,以獲得貿易競爭優勢。
被認定為匯率操縱國沒有具體或直接的後果,但法律要求政府與這些貿易夥伴接觸,以解決人們認為的匯率失衡問題。如果該標簽仍然存在,一年後可能會受到處罰,包括被排除在美國政府合同之外。
特朗普政府在2019年將中國列為貿易制裁對象,五個月後又放棄了這一標簽,以在一項貿易協議中贏得讓步。瑞士和越南在2020年被特朗普政府貼上了這一標簽,在2021年被拜登政府摘掉了這一標簽。
拜登政府從未給任何一個美國貿易夥伴貼上操縱國的標簽。